长期债务争议悬而未决,检察官介入助力成功解开纷争,那么在司法调解过程中,如何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让我们深入探究这起案件背后的详细情况。

求助工作室

近期,居住在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的王大爷前往南关区综治中心的检察服务工作室。在今年的3月份,王大爷面带忧色,紧握着常驻该工作室的南关区检察院检察官唐俊杰的手寻求帮助。事情起因于多年前王大爷成功赢得了一场债务诉讼,但在执行阶段却遭遇了诸多问题。由于债务人吕某无财产可供执行,两年前吕某的去世更是让王大爷追讨欠款变得愈发困难。

财产执行难题

2024年5月,王大爷获悉吕某的妻子获得了一笔资金,随即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然而该申请并未获得批准。在此之后,王大爷不止一次地向多个部门进行了反映,心中始终存有疑虑,不明白为何这笔款项无法得到执行。他坚信自己已赢得诉讼,理应收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款项,但现实却反复让他感到沮丧。

检察院展开调查

南关区检察院在接手此案后迅速启动了调查程序。经调查,法院执行部门经过核实情况,确认吕某擅自向王大爷借款,且该款项并未用于夫妻双方的共同生活。据此,法院认定这笔借款属于吕某的个人债务。另外,吕某的妻子并未继承其财产,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她无需对吕某的债务承担偿还义务。因此,王大爷无权申请执行这笔借款。

救助金真相

调查进一步表明,吕某的妻子获得了司法援助款项。尽管吕某曾是王大爷案件的被执行人,并且还是其他案件的债权人,他在未能成功申请执行他人财产后不幸去世。吕某的妻子继续提出执行申请,法院在了解到她家庭的困境后,向她发放了救助金。这笔资金已被用于偿还债务和日常开销,并未出现拒绝执行的情况。

简易听证会

为帮助王大爷消除心中的疑虑,今年3月6日,唐俊杰与综治中心的法律援助律师共同举办了一场简易听证会。法律援助律师从专业立场解答了王大爷的疑问。当王大爷观察到检察官与律师的观点不谋而合时,他心中的重担终于得以放下,长期以来的心结开始逐步消解。

检察工作室成果

据最新消息,自2024年10月起,南关区检察院设立的检察服务工作室进驻综治中心,并已取得显著成效。该工作室成功调解了148起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了52次信访接待,提供了40余次法律咨询服务,举办了10余场法治宣传活动,完成了8起诉前调解,10起刑事和解,以及1次司法救助。负责人陈媛媛透露,工作室计划利用综治中心这一平台,整合资源,严格执行“实质化解”原则,力求将矛盾解决在基层。

在处理诸如债务纠纷及司法争议等复杂问题时,如何有效维护各相关方的合法权益,防止冲突升级?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