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2月24日,乐至县人民检察院依照最高检的命令,携手县妇联于中天镇九义校举办了“萤火虫”法治讲座。本次讲座旨在为全校师生呈现富有教育意义的“开学第一课”,并促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深入实施。鉴于未成年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强化法治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电影引入案例剖析
在活动期间,法治副校长兼检察官通过播放热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点燃了学生的热情。接着,他运用近期处理的电信网络犯罪和掩饰犯罪所得等案例,对未成年人涉及网络犯罪的种类及其潜在风险进行了详尽剖析。师生们认识到,借用或出售个人社交账号、银行账户或身份证,这些行为可能导致这些信息被用于网络犯罪。这一认识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法规详细解读
面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新局面,检察官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涉及网络保护的相关条款进行了深入剖析。这一行动使学生们对自身在网络环境中的权利和义务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为他们上网活动确立了具体的行为规范。此类指导有助于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确保未成年人能在法律的保护下,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创新宣讲模式
宣讲团关注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并针对他们在心理健康和权益保障方面的问题采取了行动。为此,他们实施了“法治与心理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减压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等寓教于乐的活动,孩子们学会了情绪管理技能。该教育模式广受赞誉,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得了实用技能,并且提升了自我保护能力。
职能讲解引导
在检察机关“四大检察”职能的指导下,检察官们通过案例剖析和现场解答等多种方式,从保障未成年人权益、预防犯罪、提供司法援助等多个角度进行阐述。这些举措使得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法律对个人至关重要的价值,促使他们树立法治意识,主动学习法律知识,遵守法律法规,正确运用法律,以确保在法律的保护下健康成长。
未来工作规划
乐至县检察院开展了“开学第一课”法治教育活动,旨在强化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社会支持体系。目前,检察院正积极筹备,拟拓宽保护范围,并计划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该机制将涵盖教育、民政、妇联等多个部门。此举是为了整合资源,推动专业案件处理与社会保护工作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对未成年人的安全保障水平。
关于这种新型的法律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发展产生的影响,您有何见解?欢迎您分享您的看法。同时,如果您认为这篇报道具有参考价值,不妨为其点赞并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