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婚姻的困境和法律上的难题,那些智力受限的女性能否得到援助,继续维护自己的家庭?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法律援助机构给予了人性化的回应。

求助降临

2024年年底,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法律援助机构接待了一位名叫乌某某的智力残疾三级人员,她表情忧虑,由其父亲陪同抵达。自2011年起,乌某某经他人介绍与刘某某结婚,婚后由于乌某某无法生育,两人于2016年收养了儿子刘某超。不幸的是,2019年初,刘某某突然离家,尽管经过多方努力寻找,至今仍未发现他的下落。2024年12月,乌某某收到了法院送达的传票。令人意外的是,她的配偶竟然向法院提交了离婚申请。同时,他尚未支付子女的抚养金,也未承担起夫妻应尽的帮扶义务。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乌某某被迫寻求法律援助的协助。

申请受理

额济纳旗法律援助中心对乌某某的案情进行了快速审核,评估结果明确指出乌某某满足法律援助的资格条件。紧接着,中心立刻受理了乌某某的申请,并指派了资深的“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解媛来专门处理这一案件。解媛律师的介入,为乌某某在逆境中注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智力残疾三级女子面临离婚危机?法律援助如何守护折翼人生  第1张

律师分析

解媛律师在接手案件后,对案情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她指出,乌某某作为残疾人,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从事劳动和维持生计的能力。同时,刘某某在抚养子女方面并未尽到应有的责任。为了逃避夫妻间的相互扶养义务,他提出了离婚的申请,这一举动已涉嫌构成遗弃。鉴于这一情况,解媛律师提出刘某某的请求不具备合法性,同时开始积极策划相关对策。

庭上努力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解媛律师充分展现了其专业素养。她不仅条理清晰地对事实进行陈述,对法律进行阐释,而且明确指出了刘某某在婚姻中的不当行为,确保了法律公正性的充分展现;与此同时,她还从情感角度出发,以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对双方过往感情的尊重,并倡导尝试修复受损的婚姻关系。解媛律师的努力并非白费,她每一条言辞均全力以赴,旨在为乌某某争取到一个公正的裁决。

判决如愿

解媛律师经过不懈努力,成功促使法院接纳了她的代理意见,并最终下达了拒绝双方离婚的判决。这一判决对乌某某来说,如同久旱逢甘霖,确保了她与子女能够继续生活在完整的家庭中。乌某某对解媛律师和法律援助中心表达了深深的感激。

回访致谢

近期,解媛律师对乌某某进行了访问。在了解乌某某当前生活状况的过程中,乌某某表达了深深的谢意,称:“衷心感激您,解律师,正是您的支持,使我们及子女得以拥有一个安定的居住环境。”此次由额济纳旗法律援助中心提供的援助,不仅有效缓解了乌某某家庭的燃眉之急,而且有力地保障了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众普遍认为,针对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法律援助领域尚有哪些优化策略或改革举措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