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外卖行业正迅速发展,在此过程中,劳动关系认定引发了关注。近日,一起外卖骑手劳动争议案有了结果,这引发了业界对于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讨论。
案件缘起
2022年9月,外卖骑手薛某在送餐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之后薛某申请工伤认定,但是负责运营外卖平台的某网络信息公司提出异议,该公司称他们与薛某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薛某工资由某科技公司发放,工作安排依赖外卖APP系统,故而认为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薛某申请仲裁未获支持,只能诉至法院。
庭审质证
法庭上,某网络信息公司坚定声称与薛某不存在劳动关系,公司表明,未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发放主体不是自己,工作安排主体也不是自己,这是公司划分责任的依据。而薛某通过搜集一系列证据来证明自己接受该公司管理,他指出,入职时向地区站长报名,参加公司例会,参加公司培训等情况,展示出自己与公司有紧密联系。
事实查明
经法院深入调查,发现薛某入职流程与公司关系紧密,他向某网络信息公司地区站长报名,按要求提供资料注册 APP,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活动,其工作服装由站长发放,工作中的上线时间受限,配送区域受限,请假要向公司说明理由并办理手续,实际接受公司管理。
法理认定
依据相关法律,判断劳动关系需要看人身依附性,还要看经济从属性。在本案中,薛某虽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其工作受到公司管理、约束,其劳动成果是公司业务的组成部分,符合事实劳动关系的构成要件。公司以未签合同以及由第三方发工资来规避责任的行为,被法院予以否定。
裁判结果
法院判定薛某和某网络信息公司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这一判决保障了薛某的权益,若后续出现工伤赔偿等问题,薛某可依据劳动法规定主张自身权利,公司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案例意义
此案例对外卖等新业态行业影响重大,如今外卖骑手行业已成熟,其就业灵活性虽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然而劳动关系认定却成为难题,法院精准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给用人单位敲响了警钟,有力地保障了新业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你认为在新业态发展中,还应从哪些方面保障劳动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