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县实施了一种新型的纠纷解决机制,该机制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发挥了显著效果。这不仅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福祉,也对社会的和谐与安定起到了关键作用。该模式以群众需求为核心,整合了多方面的资源,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工作模式的概况
天祝县综治中心正积极尝试新的工作方法。今年,该中心引入了“136N”矛盾纠纷解决的全流程模式。该模式以一个中心为枢纽,在天祝县综治中心展开。这里成为纠纷解决的指挥中心。法院、公安、信访等部门通过这一渠道处理案件、警情和民众诉求。截至目前,数据显示法院转交了1258件调解案件,公安部门共享了539条警情信息,信访部门引入了176件纠纷。
该模式旨在实现群众仅需踏入一扇门、至多走访一个地点,即可解决所遇难题。这一创新的一站式服务模式标志着对传统服务方式的革新,力求高效处理群众的各类纷争。
信访接待大厅的情况
天祝县综治中心的信访接待区在清晨便开始热闹非凡。早晨时分,众多民众已在此办理事务或寻求帮助。该区域宛如一扇窗口,便于民众倾诉心声。
该大厅承载着重要使命,作为民众提出矛盾和纠纷诉求的起点,各类案例在此汇集并分类,依据纠纷性质分流至相应处理途径,构成纠纷处理体系中的信息汇聚核心。
诉调对接室的工作
诉调对接室内,调解工作正按常规流程有条不紊地展开。文中所述的养殖暖棚建设引发的劳资争议便是其中一例。调解员们严格依照既定程序操作。
调解过程遵循既定规则,与褚源所描述的程序相一致。案件自法院分流至各功能室,需在一个月内完成调解。若调解未能达成一致,案件将进入诉讼阶段。此工作模式清晰有序,有效处理了大量纠纷。
精准派单促调解
天祝县综治中心为提高工作效率,实施了精确派单策略。特别针对矛盾冲突频繁发生的区域,该中心在多个部门、行业和领域中设立了六个调解机构。
法院、公安、信访部门转至中心的纠纷,依据纠纷类别及责任主体等因素,实施精确的任务指派。此举有效促进了纠纷就地解决,并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质量。
模式的运行成果
天祝县采用的“136N”新模式目前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模式实现了服务受理的一站化、服务流程的一体化和问题调处的全面化。在此模式下,综治中心已成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关键场所。
数据显示,法院处理了1258起案件,其中905起已成功调解。信访部门涉及176起矛盾冲突,已有161起得到解决。公安机关共享的539条警情信息中,529条得到了有效处理。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新机制在提升全县工作效率方面的显著成效。
未来的展望
天祝县综治中心对未来制定了具体规划。据中心主任王殿富透露,该中心计划持续加强并优化“136N”闭环管理模式。
这表明在处理、传递、执行、监督等多个阶段将进行更为深入的挖掘和改进,目的是推动“三调对接”工作实现新突破,全面提升地区矛盾解决水平,更有效地服务民众,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这样的变化是否引发了您对本地矛盾解决进展的思考?欢迎发表评论、点赞并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