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纠纷案件日渐繁杂,三明市实现了重要突破。2月7日,该市设立了金融纠纷综合调解机构,该举措为区域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
创新制度奠基
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三明金融监管分局及人行三明市分行共同推出福建省首个《金融纠纷协同化解工作指引》。此举标志着金融纠纷协同化解示范中心的正式设立,为调处中心的发展提供了稳固的制度保障。同时,这也展现了三明在金融纠纷处理方面的积极尝试和领先地位。
市委政法委统一安排下,示范中心已搬迁至三明法务区。此次迁移后,中心已实现向金融纠纷一体化调处中心的转变。承担着更高效化解金融矛盾重任的中心,正发挥着关键作用。
升级中心功能
自金融纠纷一体化调处中心设立以来,中心采纳了标准化催收程序、以调解为核心、多渠道解决争议以及诉讼与调解并行等多种创新手段。这些措施显著增加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途径,推动了金融纠纷的高效集中处理,及时预防并化解了金融风险,有力地支持了三明市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增长。
中心一贯秉持公正与公益理念,严格遵守工作指导文件,稳步推进调解进程。所创立的“三明模式”展现出自愿参与、中立立场、规范操作、专业素养、高效处理、便捷服务及公益友好等多重优势,为金融纠纷解决领域树立了卓越榜样。
公平解纷模式
调处中心秉持公平正义的解纷原则,对当事人意愿及程序选择给予充分重视。在初期阶段,借助催收管理机制,促使金融机构积极履行自主催收职责。进入中期,采取“调解组织诉前调解”与“金融案件执前督促”相结合的纠纷处理方式。到了后期,对金融纠纷的“立审执”流程进行优化,并建立了多层次的过滤体系。
全程解纷服务不涉及额外费用,其目的是向金融纠纷的各方提供性价比高、效率高、质量上乘的服务方案。这一措施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金融纠纷,实现实质性矛盾的解决目标。
创新三项机制
中心创新推出“主动履行激励”、“征信记录修复”和“零工市场对接”三大机制。其中,“信用修复”机制为司法诉讼中的债务人开辟了重建信用的路径。此举从源头上营造了遵纪守法的诚信社会氛围,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加强产生了积极影响。
同时,建立与辖区零工市场的双向对接机制。此机制旨在为寻求调解的借款人提供就业途径。该措施旨在实现精准援助,帮助当事人解决实际问题,助力他们走出困境。
构筑协同格局
三明市在金融纠纷治理方面,构建了一种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一体化治理体系。该体系以金融纠纷一体化调处中心的投入使用为标志,各县(市、区)据此设立了分中心,从而保障了全市金融纠纷处理工作的整体性和效率。
法院与金融监管部门在横向层面建立了市级交流协商机制,并按季度定期召开会商会议。双方通过加强信息共享、指导处理重大典型案件等方式,运用“司法建议书”与“监管意见书”两种工具,共同促进金融机构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协同促进金融秩序的改善和稳定。
业务受理规划
当前,该调解中心承担本区域内个人、企业及非法人组织与银行、保险公司就信用卡、金融贷款合同及保险消费产生的纠纷处理职责。当事人可自行提交申请,亦可通过相关部门转递案件。
未来,随着中心的运营日益成熟,金融及保险领域的争议解决范围将逐步拓宽。我们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一个全面覆盖的争议集中处理体系,旨在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运作。
关于三明市金融纠纷一体化调处中心在处理金融矛盾方面的能力,您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