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上海轨道交通穿越长江第一隧工程有新进展,地铁将通崇明  第1张

近期,上海轨道交通建设领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22号线(崇明线)的越江盾构工程中,直径达13.5米的“申通号”巨型盾构机刀盘在浦东接收井成功破洞而出。这一突破性的成就标志着南港越江超大直径盾构区间隧道已实现全线贯通,22号线长江隧道南段的穿越工程取得了显著进展。该事件被视为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工程概况

上海22号线,即崇明线,对于连接崇明区与上海市中心区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2024年11月18日,该线路的南港越江大盾构区间隧道顺利实现贯通。该线路全长约42公里,起点位于浦东金桥地区,沿线设有8座地下车站,途经浦东新区、长兴岛及崇明岛。以金吉路站为例,乘客在此站可换乘9号线等线路。作为上海首条穿越长江的轨道交通线路,该线路在全国轨道交通越江隧道中,其中方区间距离最长。

崇明线横跨长江的部分划分为南港和北港两个部分,这两个区域均采用了越江大盾构隧道技术。南港区段的长度为7.739公里,而北港区段长度为9.024公里。此线路的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其在上海轨道交通发展中的关键战略地位。

好消息!上海轨道交通穿越长江第一隧工程有新进展,地铁将通崇明  第2张

盾构机情况

好消息!上海轨道交通穿越长江第一隧工程有新进展,地铁将通崇明  第3张

南港越江大盾构区间施工所采用的盾构机,其刀盘直径为13.5米,全长达148米,是一款超大型泥水气平衡盾构机。该设备被命名为“申通号”,它从长兴岛出发,成功穿越长江,最终抵达浦东新区的接收井。该盾构机表现出色,日最高掘进量可达14环,即28米;月最高掘进量更是高达341环,相当于682米。这种高效的掘进能力得益于专业维保团队对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确保了盾构机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

申通号的盾构机直径为13.5米,其性能在工程应用中与穿山甲相媲美。该设备高效地执行了既定任务,确保了南港越江隧道的顺利贯通。这一成就充分展示了现代盾构机技术在轨道交通建设领域中的关键推动作用。

隧道内建设成果

好消息!上海轨道交通穿越长江第一隧工程有新进展,地铁将通崇明  第4张

南港区间隧道施工取得显著成效。盾构机成功实现了隧道全线贯通,环形管片累计铺设量已超过3800环,每环直径均为2米。在长达7.74公里的盾构区间中,环形管片铺设工作同步完成。这一成果充分展现了施工过程中对速度与质量的严格控制。

南港大盾构隧道区间的轴线偏差严格限定在正负5厘米以内。这一精度远超常规盾构施工标准,甚至超过两倍。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工程建设的严格精度控制。这不仅保证了隧道施工质量,还为未来类似轨道交通隧道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好消息!上海轨道交通穿越长江第一隧工程有新进展,地铁将通崇明  第5张

工程整体进度

崇明线目前拥有8个车站,并正分9个区间段进行建设。截至2024年11月18日,已有5个车站的主体结构完成封顶,其中包括高宝路站等。盾构工程累计推进至24.4公里,整体进度达到37%。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港段隧道已实现全线贯通。同时,北港段隧道已推进至7.9公里。整个线路的建设正按预定计划有序进行。

各站点及区间的建设依照既定计划有序进行,彰显了项目初期规划的周密性。施工团队展现出了高效的合作能力。此进展对于上海22号线(崇明线)后续施工进度的推进以及按期通车的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崇明线即将实现与上海市中心的快速连接,这一举措极大提升了两地居民的出行便利性,显著减少了出行所需时间。此举亦将对崇明岛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有效促进旅游业与商业的互动与交流。

该轨道交通线路的推进显著加速了城市一体化的步伐,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整体竞争力。以长兴岛等沿线区域为证,交通的便利性将吸引众多投资者、游客和居民前来。

后续工作

好消息!上海轨道交通穿越长江第一隧工程有新进展,地铁将通崇明  第6张

2024年11月18日,南港越江大盾构区间成功实现贯通。随后,工作人员立即开始对隧道内的中隔墙进行施工。紧接着,一系列后续工作将陆续展开。在这些工作中,北港隧道的施工和最终贯通是项目中的核心环节。与此同时,车站的内部装饰等工程也将逐步推进。

为确保22号线(崇明线)能按既定计划顺利开通并投入运营,相关部门必须对后续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实施严格监管。这一任务无疑既繁重又充满挑战。

各位读者,上海轨道交通22号线(崇明线)的开通已引起广泛关注。关于此事件可能对沿线地区房价产生的影响,我们非常期待您的见解。请您点赞并分享您的看法,同时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