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动自行车因使用便捷、环保而广受欢迎。然而,部分不法商家为逐利,非法改装、组装电动自行车,甚至出售不合格产品。这些行为不仅破坏市场秩序,也对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萍乡市湘东区电动自行车市场亦现混乱,部分商家为诱客不惜违规销售改装或组装车辆。这些车辆常遇刹车故障、电池爆炸等严重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市民出行安全。为应对该严峻挑战,湘东区市场监管局携手交警、消防等机构,迅速行动,对区内电动自行车商家进行集中约谈,同时普及法律法规,力图从源头上遏制问题。
集中约谈,宣贯法律法规,敲响安全警钟
湘东区市场监管局与交警、消防等联合,针对40余处电动自行车经营单位开展集中约谈,旨在强化市场规范。会议中,工作人员深入阐释了电动自行车及配件的技术规范与最新国家标准,同时阐释了《产品质量法》及《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等法规。强调经营单位必须全面负责产品质量安全,严格执行采购检查和文档索要等制度,严格监控产品进货质量,不得销售未经CCC认证或不符合国标的相关电动自行车及产品。
湘东交警部门及区消防救援机构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及《萍乡市电动车管理规定》进行了详尽解读,同时对经营单位的消防安全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此次专项磋商后,经营者们深刻领会了电动自行车安全之重要性,承诺未来将严格监控采购渠道,确保销售产品如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充电器等配件均满足国家及行业标准,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签订承诺书,压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于集中约谈会上,各经营主体负责人宣读并签署了《质量安全总监及质量安全员任命书》及《电动自行车销售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承诺书》。此举旨在规范经营行为,强化责任担当。各经营主体经由承诺书,明确了职责与义务,承诺未来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证产品达标,严防违规操作。
签署承诺仅是初始环节,关键在于将承诺落实为具体行动。各经营主体需构建并实施电动自行车及配件等产品溯源体系,详备进销台账,确保质量问题可追踪。此外,应严格遵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第76号令,配备专职质量安全管理负责人,并严格执行“日查、周检、月调”制度,切实强化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方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消费者及社会负责。
加强行业自律,严守安全底线
电动自行车行业的持续发展依托于商家自律。企业须自发遵循行业标准,严禁销售违反国家标准的不合规电动自行车,严惩拼装、改装、加装等违规行为。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依法高效处理消费者申诉,迅速解决消费者问题,保障消费者权益。
行业自律既体现自我规范,也担负着行业整体责任。经营主体需相互监管,合力维持市场秩序。监管机构将与交通、消防部门紧密协作,强化电动自行车市场监管,着力打击非法改装、销售行为,共同保持市场秩序,有效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结语:安全出行,从你我做起
对电动自行车市场的有序治理,依靠政府部门的严格监控固然重要,同样迫切需要广大市民的主动参与。消费者在选购电动自行车时,务必通过正规途径,挑选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坚决抵制非法改装和组装产品。对于商家而言,应自觉遵循法律法规,秉持诚信,保障所售商品的质量与安全。
在电动自行车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消费者和经营者各自应肩负何种责任?敬请于评论区阐述您的观点,以助我们合力保障安全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