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疫苗生产企业较为集中的泰州市召开了《疫苗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指导手册(2.0版)》的宣讲与培训活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此次会议不仅集中讨论了疫苗的质量安全问题,而且还为企业与监管机构之间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渠道,这对于维护公众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会议背景
疫苗作为预防及管控传染病的关键药品,对于公共卫生具有深远影响。为了促使疫苗制造企业切实承担起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并提高其质量管理能力,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举办一场培训活动。该活动将在疫苗制造企业较为集中的泰州市举行,届时将有全省9家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疫苗企业中关键岗位的60多位员工以及监管领域的骨干人员参加。
会议目的
本次会议旨在增强疫苗制造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对其生产流程进行标准化,从而保障疫苗产品的安全。疫苗制造直接影响到公共健康,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此次培训有助于企业深入理解法规内容,同时为监管机构与企业之间搭建起交流桥梁,合力促进疫苗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手册核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及《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的具体实施细节,在疫苗指导手册(2.0版)中得到详尽阐述。企业需将此手册作为行动指南,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规范、数据真实可靠、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省药监局将手册的执行情况作为评估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依据,并据此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内容解读
手册编写领域的专家对指南进行了深入剖析,阐述了其核心要素及重要细节,助力企业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相关要求。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实际操作,指南的指导性明确,对于企业日常的生产与质量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与会代表反馈,本次培训有助于他们更有效地将指南中的要求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闭环管理
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生产监管部门计划建立“学习-考核-宣讲-评估-检查”的完整管理体系。该体系将涵盖学习、考核、宣讲、评估和检查等多个步骤,旨在不断促进指导手册从理论要求向企业实际操作的转变,从而显著提高疫苗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标准。
治理格局
在未来的工作中,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持续推进“企业主体、监管引领、社会协作”的药品安全管理体系。企业需承担起主要责任,监管部门负责领导监管活动,并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携手确保民众用药安全。
省药监局举办的此次宣贯培训对疫苗生产企业具有重大影响,那么在后续实施阶段,企业可能面临哪些困难?敬请各位在评论区发表看法,同时别忘了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