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停放杂乱是痛点?龙城街道五大举措破解停车难题  第1张

治理痛点凸显

电动自行车在城市中已成为一种流行的交通工具,其广泛应用却带来了停放无序的问题,这一问题已逐渐成为城市管理中的难题。自今年开始,龙城街道为应对这一挑战,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实施了“疏导与控制相结合”的五大策略,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电动自行车停放问题。德政路龙福一村段交通优化项目成功被纳入深圳市道路交通精细化治理的优选案例库,这一成就充分反映了其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拓展停车空间

龙城街道积极行动,与区域内商圈及小区物业加强协作,着力盘活空置区域。中粮祥云物业在金龙路沿线增设了200余个停车位,正中时代大厦亦增配了100个停车位。此外,龙城大道、回龙路、吉祥路等共计8公里的辅道,因机动车流量不大,已转变为非机动车专用道。这一举措不仅扩大了停车区域,还提升了道路的通行效率。

多路段施划泊位

依据“能划尽划”的原则,龙平西路的非机动车道新增了5000多个停车位。具体来看,在盛平地铁站出口区域,新增了130个停车位;而在大运中心地铁站出口附近,则新增了60个停车位。这些新增的停车位明显提升了停车位总数,有助于电动自行车实现有序停放。另外,在那些违停情况频发的路段,我们与交警部门协作,对超过50辆长期占用道路的车辆进行了清理,从而有效地增加了300多个停车位的可用性。

创新管理机制

该街道实施了新型的分级管理模式,同时引入了“黄红”警示标识系统。对于首次违规停车的车辆,将粘贴黄色警示标签;而对于反复违规停车的车辆,则需强制拖离,并贴上红色警示标签。自本年度起,累计投入人次已超过5300,涉及对4.7万辆违停车辆的处理,同时,清理了580余辆共享电动车,成效显著,有效改善了停车秩序。

强化宣传引导

街道实施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并且对宣传引导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它通过多样化的宣传途径,向公众传达了规范停放电动自行车的必要性,增强了公众对规范停车的意识,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维护停车秩序的行动中来,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积极局面,从而让电动自行车停放管理不再是政府单方面的责任。

成效显著待提升

实施多项措施后,效果显著提升,区域内电动自行车停车位数量增加超6000个,违规停放现象在重点区域减少逾40%,停车资源的供应及管理秩序水平均有明显进步。龙城街道负责人指出,未来将致力于深化精细化管理,致力于构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的“龙城模式”,目标是为打造更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而努力。那么,你认为在其他街道推广龙城街道的治理模式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