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起安徽法院的案件被纳入选录,“安徽高院”官方微信公众号特设专栏进行推广。在这些案例中,“诉调下沉”这一工作模式在处理大量物业纠纷中表现优异,成为纠纷解决及民众诉求解决的典范。

纠纷缘起

2020年11月,某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撤离,导致数百户居民尚未支付物业费。随后,该公司向法院提交了多项诉讼请求。此类物业争议涉及众多业主,欠费时间较长,矛盾突出,且许多潜在纠纷尚未进入司法程序。如何有效处理这一难题,成为法院面临的一项挑战。

调查摸底

法院与物业调解机构共同推进工作。经对小区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相关案件进行审查,发现过往已有判决确认该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存在缺陷,法院对其部分请求给予了认可。这一调查结果为后续调解提供了坚实支持,并使得调解活动更加有的放矢。

突破调解

物业公司作为关键切入点,实施了“背靠背”式的调解方法。法院对负责人进行了多次约谈,经过多次交流,物业公司提出了初步的补偿方案:2017年12月31日之前欠缴的物业费可享受9折优惠,2018年1月1日之后欠缴的则可享受7折优惠。该方案为与业主进一步调解打下了基础。

下沉调解

物业公司承诺达成后,法院设立了“一审一书一调”工作组并深入社区,主动提供调解服务。在进驻前,向业主发送了信件,详细说明了调解流程及法院对解决纠纷的重视态度。针对业主的工作时间,调解时间被安排在下午3点至8点半,以便业主能够方便参与。

化解成果

经过与业主的多次交流,该小区183户居民自愿支付了超过44万元的物业费,从而实质性解决了双方的争执。这一进展不仅消除了物业费用的拖欠问题,还保障了小区的安宁与稳定。

经验启示

物业纠纷覆盖范围广泛,物业公司撤场后如何收取物业费成为一大难题。若处理不当,可能加剧矛盾。采用“诉调下沉”工作法,主动深入小区进行调解,有助于消除隔阂和对立,从根源上解决纠纷,提升解决效率和质量,为类似纠纷的处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您是否认同“诉调下沉”模式在其他纠纷处理领域亦有效?期待您的观点交流。同时,欢迎您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

拖欠物业费纠纷频发?安徽高院最新案例库教你如何高效化解  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