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临近,旅客出行需求激增。如何在确保春运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增强志愿服务的效应和作用,成为公众关注的重点。团市委在盘锦开展的2025年春运“暖冬行动”提供了一个正面解决方案。
志愿服务打响春运第一枪
春运第一天具有特殊意义。志愿者们提前做好了准备,穿戴好标识后,按时抵达了服务岗位。他们在服务中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和热情。这种严谨负责的态度,赢得了春运综合督导检查组的高度评价。这不仅是对志愿者个人的肯定,也体现了对整个志愿服务活动的认可,展现了志愿服务在春运中的积极作用。这一积极的起点,为后续的志愿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客运站和火车站客流量密集,对服务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志愿者充分认识到肩负的责任,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服务,全程保持高度敬业,他们如同春运期间的一抹亮光,为每位旅客的旅程增添了温馨与指引。
发出倡议号召青年参与
为提高志愿服务品质,团市委向全市青年发布了《情暖寒冬 爱心同行》的号召。该号召内涵丰富,旨在对青年提出新的标准和期待。
创新服务模式中,鼓励青年成为流动的“暖冬行动”志愿者。他们不再受限于固定岗位,而是根据需求出现在任何地方。这种灵活的服务观念,在春运期间能更好地应对多变情况,无论是车站内导引旅客,还是应对周边的紧急需求,均能迅速作出反应。此举亦拓宽了服务范围,覆盖了环卫工、外卖骑手、快递员等城市服务人员,使更多人于寒冷季节感受到关怀。
扩展服务覆盖面暖众人
“暖冬行动”显著特点之一在于服务对象的拓展。过去,志愿服务往往集中于旅客,但此次团市委将服务范围扩大至众多城市服务群体。尤其在寒冷冬季,环卫工人为城市清洁不懈努力,外卖骑手和快递员在春运期间工作量显著上升。
志愿者们的关怀与援助,或许仅是一杯热饮,或是一声温暖的问候。此举彰显了社会关爱的广泛性。他们消除了服务盲点,力求覆盖春运期间所有忙碌的群体。此类行动有助于营造一个更加温馨、接纳的春运氛围。
多种方式提升服务影响
“暖冬行动”旨在增强服务的影响力。团市委呼吁青年们通过不同途径传递积极信息。倡导礼让行人、文明驾驶和出行等行为,得到了广泛推崇。青年志愿者率先垂范,有效激发了众多游客参与到文明风尚的推广与实践中。
春运期间,文明出行显得尤为关键。汽车站与火车站周边,交通流量显著,人流量密集。志愿者的文明宣传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和混乱现象。青年们的实际行动能影响周边人群,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尤其是在春运这一特殊时期。
全面部署保障有序开展
为确保春运工作顺利进行,需制定详尽周密的计划。团市委与志愿服务团队及服务点负责人保持密切沟通,协调工作,这一环节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该方案对志愿服务进行了周密规划,具体划定了服务区域,并细致安排了志愿者的轮换班次。同时,对志愿者进行了包括设备操作在内的培训,旨在确保他们能熟练处理各类情况。这一系列举措充分展现了团市委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时的细致入微和高度责任感。
兴隆台区及双台子区的客运站每日均确保有4名工作人员在岗,盘锦火车站则每日确保6人值班。预计将有超过300名志愿者参与,这一数据既明确了任务分配,也展现了参与规模。各项环节均得到了有序组织。
持续接力书写志愿篇章
春运期间长达40天,志愿服务需持续不间断,保持热情服务不中断。团市委决定主动动员青年志愿者,全力以赴参与各项服务工作。
青年志愿者犹如点点星光,具备引发燎原之势的潜力。他们满怀热情,通过实际行动,努力描绘着志愿服务的青春画卷。在严寒的冬季,他们以青春的担当,为“暖冬行动”增添了活力。每位志愿者都是这段温馨故事的创作者,而团市委则是推动这个故事发展的关键力量。
您是否赞同不断拓宽志愿服务范围的春运“暖冬行动”?请您在评论区发表意见、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