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17时50分,86612次货物列车从佳木斯站东场出发。当天,90后值班员高煜明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这一时刻,展现了年轻铁路人对岗位的坚定执着,以及在春运期间所表现出的非凡责任感和担当。

繁忙的佳木斯站

佳木斯站承担着黑龙江省东部主要铁路干线的货运编组任务。该站作为重要枢纽,每日处理的货物数量巨大,任何差错都可能对后续运输产生连锁反应。高煜明的工作场所宛如战场。在春运期间,日均接待列车数量接近60趟,这不仅涉及货物运输,还关乎众多家庭赖以生存的铁路物资运输。

在此情况下,调度电话数量超过千次,这些电话内容详尽,宛如一份任务清单。每一通电话都可能包含对多种列车调度指令的处理,这不仅是对值班人员专业技能的检验,同时也是对其耐心极限的考验。

年轻的指挥官

高煜明,一位来自佳木斯的“90后”值班员,负责调度指挥。他的工作如同一场棋局。在三维立体围棋中,他必须精确计算列车间的3分钟运行空隙。铁路运输系统犹如庞大的神经中枢,他需要实时监控12条到发线和4台调车机的运行状态。

春运期间,车站广播不断播放着密集的调度信息。他需多次重复这些信息,通常每次指令需重复三四遍,而且有时还需在处理任务的同时应对两三通来电。这对他集中注意力和协调能力提出了极高的挑战。

成长的压力与跨越

90后车站值班员的春运战场:压力超想象吗?  第1张

2020年,高煜明实现了从调车工到行车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转换。初到新岗位,他面临的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调度系统,随之而来的是工作压力。为了快速熟悉工作要点,他创新地将相关规章制度整理成记忆卡片,随时携带并进行背诵。

在短短两年间,他的职业技能得到了显著进步。在此期间,他深刻认识到规章制度是安全的基础,每个数据背后都肩负着责任。这一成长经历为他日后应对复杂工作挑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应对临时计划变更

90后车站值班员的春运战场:压力超想象吗?  第2张

高煜明现已熟练处理车站运行计划可能发生的调整。在值班期间,他平均每天需对发线使用和接发车干扰进行十多次调整。面对这些变化,他始终保持着冷静的态度。

他在职业生涯中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并不断更新调度技能,这些成为他应对各类变故的坚实基石。在遭遇紧急情况时,他犹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坚守岗位,保障了车站列车的正常运行。

重点物资运输保障

春运期间,高煜明团队在佳木斯站承担了保障重要物资运输的任务。电煤作为重要物资之一,其运输的稳定性对众多民众温暖过冬极为关键。

列车准时启动,承载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当最后一列满载煤炭的列车准时开出,监控屏幕上跳跃的光点连成了一条耀眼的灯光之河,这无疑彰显了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

90后车站值班员的春运战场:压力超想象吗?  第3张

岗位背后的意义

高煜明深知肩负职责的分量。铁轨旁,列车穿梭,犹如流动的标志,寓意着希望。在其担任的职位上,他不仅守护着铁轨这一关键交通枢纽,更肩负着无数家庭对铁路运输温馨承诺的承载。

他每次电话下达调度指令,每次调整列车行进计划,均对社会众多家庭产生了正面影响。

在春运期间,众多像高煜明这样的年轻人坚守岗位,他们的身影格外引人关注。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精神力量究竟是什么?我们期待在评论区阅读您的看法。此外,也欢迎您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