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劳动人事争议问题成为社会管理的热点,大姚县迅速作出反应,实施五项措施,旨在促进争议的高效解决和问题的根本防治,努力营造和谐的劳资关系。
普法宣传常态化
大姚县依托“普法进万家 法治保障你我他”主题活动,实施了人社普法“五进”活动。工作人员深入各区域与民众直接沟通,解答劳动权益相关疑问。同时,定期发布《云南人社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百问》等宣传材料,内容包括法律条文和案例,旨在提高民众对调解仲裁的认识,并强化劳动者依法维权的意识。
志愿服务解难题
大姚县成立了劳动人事仲裁志愿者团队,积极深入企业。他们为企业举办法律知识讲座,传播劳动法律知识;实施用工审查,识别潜在隐患;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法律,提升企业的法治观念。此次活动已为众多企业提供服务,助力企业依法合规用工,减少劳动争议,维护劳动者及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
速调速裁显成效
大姚县在建筑工地和工业园区等劳动纠纷频发区域,设立了“劳动人事争议速调速裁点”和“巡回仲裁庭”。仲裁员积极深入企业,将仲裁服务直接带到企业和劳动者面前,实现了由“坐堂审案”向“上门办案”的转变。自今年起,通过此方法迅速解决了多起纠纷,减轻了劳动者的时间和精力负担,并协助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题。
部门联动聚合力
大姚县设立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劳动保障监察的协同联动机制。该机制培育了具备两部门资质的“复合型”专业团队。实施了“一口受理、分类处理”的服务流程,以减少劳动者奔波之苦。这一机制有效汇聚了工作力量,提升了案件处理的效率与质量,从而使得劳动权益保护更加高效和便捷。
延伸服务促就业
大姚县实施“劳动维权与就业援助”的融合策略。该策略将维权服务与就业支持相结合。对于有就业需求和能力的劳动者,在解决劳动争议的过程中,提供就业推荐服务。众多劳动者在解决纠纷的同时,获得了工作机会,重燃了就业信心。此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劳动纠纷,还推动了就业增长,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组织保障提本领
大姚县坚持执行业务操作规程,确保仲裁活动严谨有序。该县与法院紧密协作,优化裁审流程,实现线上诉讼调解的对接,并构建了协调和信息交流平台,以多元化方式解决争议。此外,该县还鼓励企业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并在乡镇等地设立调解机构。定期组织培训活动,选送人员参加省级和州级的专业培训,举办优秀裁决书评选,以此增强调解仲裁团队的专业水平,为工作提供坚实支持。
大姚县采用的劳动人事纠纷处理方式,是否适合在其它地区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