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中国消协携手七家行业组织共同发起倡议,该活动备受瞩目,成为公众讨论焦点。该行动旨在应对餐饮业的浪费问题,从生产与消费两个层面着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餐饮经营者创新举措减少浪费
餐饮业者需探索新策略来遏制食物浪费。例如,部分餐馆通过精心设计菜单并标注菜品分量。以北京一家知名餐厅为例,自2023年初起实施“小份菜”政策,其收入未减反增,同时食物浪费量降低了近30%。此外,餐馆还应实行透明定价,并在点餐和加餐时提醒顾客理性消费。提供打包服务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众多餐饮场所举办宴会时,食物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当前,提倡改变用餐习惯,推广分餐制。在上海,一些宴会餐厅已开始实施让顾客自主选择餐点的模式,顾客按需取餐,此做法赢得了广泛好评。
餐饮经营者应加强公益宣传
公益宣传对于阻止餐饮浪费具有显著价值。商家应采用显眼方式展示宣传口号。例如,成都某连锁餐饮店在店内多个位置贴出“光盘行动”的标语,大约有20%的顾客表示,在看到这些标语后,他们会更加留意自己的点餐量。这样的宣传手段有助于提醒顾客合理控制食量。
需合理设定外卖的最低消费和优惠减免标准。部分外卖服务商因降低门槛而促使消费者超量订购。比如,某些服务商将最低消费额设定得较低,消费者为满足起送条件而不得不增加订单数量。此举往往导致资源浪费。
餐饮经营者要引导外卖消费
在餐饮外卖领域,提倡顾客选择“无需餐具”选项,是一种既环保又能降低浪费的做法。外卖服务提供者需引导商家优化服务。例如,广州部分外卖商家已优化食品包装,采用更小体积的包装,这不仅有利于环保,还提高了食品质量并减少了浪费。此外,商家还可以采取多种激励手段,促使消费者购买分量较小的餐品。
餐饮外卖平台需指导商家科学规划配送区域。若配送区域设置不当,食物可能因路途遥远而品质受损;同时,消费者可能因距离过远而为了凑单而点餐过多。
餐饮经营者加强自律很关键
行业需遵循相应的反食品浪费的规章制度。此举旨在从制度层面确保浪费的减少。商家需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及法律普及。以天津某大型餐饮集团为例,经过反浪费的培训,该集团后厨在食材加工环节的浪费现象明显降低,同时员工在引导顾客减少浪费方面的服务能力也有所增强。
企业内部需加强自我约束,确保在各个环节中杜绝浪费,并培育出积极的反浪费企业文化。
消费者要理性文明餐饮
减少家庭和个人消费浪费是基础。依据膳食指南,应按人均量摄取食物。例如,一个三口之家若按科学建议的摄入量准备餐食,既能确保营养全面,又能减少厨余垃圾的产生。此外,还需避免盲目攀比和炫耀消费。在聚餐时,不应随意点过多昂贵的菜品,而应培养合理的消费习惯。
应主动揭露那些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餐饮浪费现象。遇到餐厅有劝诱过量点餐等不当行为时,应敢于提出批评,以保护个人及公众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要成为节约监督者
消费者应成为绿色节约消费的监督者。遇到餐饮企业诱导消费或设定最低消费,消费者应勇于提出批评和纠正。例如,某地消费者发现一家西餐厅的最低消费标准容易导致食物浪费,经举报后,该餐厅被要求进行整改。若餐饮企业拒绝改正,消费者可向相关部门举报或公开曝光。此举有助于有效规范餐饮企业的行为。
针对日常生活中的餐饮浪费现象,请问各位读者是否主动进行监督和纠正?我们期待您的参与和评论,并希望您能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