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尽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教诲深入人心,但餐饮浪费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如何有效遏制这一现象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河南省沁阳市崇义镇积极响应,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倡导节约粮食。
线上宣传多样化普及
崇义镇通过运用当前流行的网络新媒体,成功触达了庞大的受众群体。特别是微信公众号和抖音,这两个平台成为了崇义镇开展餐饮浪费制止宣传的关键战场。近期,崇义镇在这些平台上定期推送了关于粮食节约的丰富内容。例如,一篇详述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全过程的文章,文章中一位农民在数亩田地里辛勤劳作数月以收获成果,通过具体数据展现了农民劳动的艰辛。此外,还有一系列视频,揭示了粮食加工过程中的复杂工序。这些内容生动具体,让广大民众直观感受到了粮食的珍贵,进而深刻认识到浪费粮食的不可取。众多用户在平台上留言,表达了对这种宣传的支持,他们深受触动,节约粮食的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部分发布的文章深入剖析了粮食浪费对环境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例如,粮食生产过程需耗费大量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而粮食浪费实则是对这些珍贵资源的间接浪费。同时,这种行为亦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造成了不利影响。众多民众在阅读后,方认识到粮食浪费所隐藏的复杂危害。
线下宣传深入民众
崇义镇的志愿者团队亲临民众,推广粮食节约的理念。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成为了他们宣传的核心场所。在此,志愿者们搭建了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上面明确标注了令人警醒的粮食浪费数据,例如全球每年约三分之一粮食被浪费,这些数字令路过的民众停下脚步,仔细观看。志愿者们还亲手制作并分发《节约粮食倡议书》。在2023年X月X日,一名志愿者向一位接受倡议书的大爷耐心解释:“大爷,您知道粮食从播种到我们餐桌上有多么不易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节约。”大爷听后频频点头,承诺今后将严格教育子女,杜绝浪费粮食。在活动期间,志愿者共发放了200多份倡议书。与此同时,举办的3场专题会议吸引了超过500人参与,使更多群众认识到节约粮食的必要性,并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粮食消费观念。
食堂活动见成效
崇义镇机关食堂积极开展行动,坚决遏制餐饮浪费现象。为加强警示,食堂内设置了醒目的“光盘行动”标语,并实施创新性的“光盘行动”打卡机制。此机制旨在约束与激励全体就餐人员节约粮食。起初,部分同志对此尚不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逐渐适应并积极响应。2023年X月的一项调查显示,多数同志已养成按需取餐的良好习惯。食堂工作人员指出,这一变化最直接的影响是食堂泔水量显著下降。经他们精确统计,实施打卡制度后,食堂每日泔水量较前减少约50%,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了机关内部节约粮食习惯的养成。
长效机制明确责任
崇义镇构建了长效机制,为遏制餐饮浪费奠定了稳固基础。《崇义镇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实施方案》的出台,为各部门提供了明确的工作依据。方案中对各部门职责进行了细致划分,例如后勤部门负责物资采购中的节约管理,宣传部门需持续开展节约粮食的宣传工作。各部门各尽其职,共同构建起有效的制止餐饮浪费工作体系。这种全面的管理与监督对于遏制餐饮浪费具有显著作用,通过明确的规范确保了粮食节约的实现。
企业监管推动节约
崇义镇对餐饮业实施了严格的监管措施。要求各餐饮单位在店内显眼位置张贴节约粮食的宣传标语。比如,镇上一家餐厅在入口处就挂有“适量点餐,杜绝浪费”的醒目标语。此举对就餐顾客而言,既是一种直观又充满善意的提醒。此外,餐饮企业还需引导顾客合理点餐,并提供便捷的打包服务。若餐饮企业违反了相关规定,崇义镇将依法进行处罚。这一举措有效规范了餐饮企业行为,并促使企业积极参与镇级制止餐饮浪费的行动,从餐饮服务源头降低粮食浪费现象。
未来计划持续节约
崇义镇近期举办的“粮食节约与反食品浪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民众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餐饮浪费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遏制餐饮浪费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理念。崇义镇承诺,未来将继续将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持续优化现有的长效机制。他们致力于在小镇内深深扎根、培育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从镇上各个角落推广节约风气。这引发了我们思考:其他地区能否效仿崇义镇的模式,有效推动餐饮浪费的遏制工作?如果您对此有任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点赞或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