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136 人已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你的孩子在其中吗?  第1张

海南校园在金秋之际,洋溢着温馨与生机。10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承揽“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及‘听见你的声音’心理健康校园巡讲”的首站重任,揭开了活动序幕。画面记录下学生们灿烂的笑容和参与者们在趣味减压游戏中的欢笑,鲜活呈现了海南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进步景象。

一、心理健康,成长的护航者

面对学习生活的快节奏,学生承受着来自学业、人际和家庭等方面的多重压力。海南省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因素,予以高度重视。至8月底,全省493所学校已普遍完成心理健康评估,为242136名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有效构建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安全防线。这项工作不仅是对数据的整合,更体现了对学子心理健康成长的高度关注。

二、专家引领,点亮心灯

海南省安宁医院的活动现场,心理专家们以专业素养和关怀之词,为学生带来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心理健康讲座。黄艳主任医师,凭借其丰富的临床实践,深刻描绘了青春期的四个显著特点,并鼓舞学生们在情绪挑战面前勇于寻求支持。她的指导如同及时春雨,滋养学生心灵,引导他们学会与自我和谐共存,与世界和谐相处。

三、减压游戏,释放青春的活力

选取三幅体现你当前心境的作品——“矛盾、渴望、紧张”……在此愉悦的氛围之下,减压游戏成了学生们缓解压力的首选途径。看似简单的游戏实际上蕴含深刻的心理学智慧,让学生在欢笑之际反思自我,理解情感,并培养积极心态应对人生挑战。在游戏中,学子们卸除心防,找回久违的纯真与快乐。

四、倾听与理解,构建心灵的桥梁

活动现场心理咨询服务环节中,四位专家倾注心血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他们的话语如同暖阳,驱散了学生心中的阴霾。学生们在此找到了倾诉的角落,无论面对学业困局、人际纷争还是家庭压力,都获得了专业指导与深切慰藉。此聆听与洞察,搭建了师生、同学间的情感纽带,将校园转变成洋溢着温暖与关爱的避风港。

五、兴趣调适,寻找心灵的慰藉

针对心理压力,李赛兰副研究员提出实用性建议——学生应依据个人兴趣作出调整。无论是汗水中的奔跑,音乐的抚慰,还是与好友的深入对话,都能成为缓解压力、平复情绪的有效方法。她强调,在学业繁忙间隙,学生应关注心灵养护,制定个性化的减压方案,确保心灵得到充分休整与滋养。

六、培训与调查,织密心理健康网

海南致力于提升全省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开展青少年心理行为识别与干预培训。截至8月底,举办培训45场,累计培训4823人次。同时,通过校际和年级学生调查,推广心理健康核心知识认知。此系列措施显著增强了教师、家长及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并为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七、展望未来,共筑心灵家园

海南省在新的历史阶段致力于完善精神卫生防控体系,持续增强服务效能。省府将加强心理健康监测,完善预警与干预手段,优化协同机制,致力于实现疾病早筛、早诊、早治。同时,通过多元化活动和课程,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正面心态和情绪管理技巧。未来,海南校园将打造成充满阳光与关怀的心灵港湾,保障学生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海南省重视并积极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现了社会对此的关注与投入。作为社会一员,我们当如何为儿童心理健康提供助力?是加大理解和支持力度,还是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和建议,共同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欢迎点赞及转发文章,增进公众对这一重要议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