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约车司机与出租车驾驶员等新兴就业群体在城市交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他们普遍遭遇“寻厕难、如厕难、停车难”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暴露了城市管理服务的不足。综合行政执法局抓住“厕所革命”的契机,积极采取措施,温情化解这些难题。
重视问题根源
城市交通网络中,众多新就业人员辛勤劳作,保障着城市交通的顺畅。但这些人正遭遇着“寻厕难、如厕难、停车难”的挑战。这些问题虽小,却暴露了城市管理服务中的不足。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的原则,意识到“厕所革命”是检验服务宗旨的重要标准,决定从根本入手进行解决。
精心前期筹备
为应对问题,综合行政执法局携手区交通运输部门及区总工会,进行了现场勘查。工作人员深入访谈网约车司机、出租车驾驶员以及公厕清洁工,广泛征集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对区域内323座市政管理的公厕进行了全面排查,详尽掌握了每座公厕的具体位置及使用情况。龙城街道设有48座、斗南街道设有60座等公厕,其中多数位于社区内部。市政道路旁共有45座公厕,且均配备了指引标识。此外,调查还掌握了新就业人群的日常活动区域及对公厕的需求。
科学划定点位
基于前期工作成果,相关单位主动开展行动。在45处市政道路旁的公共厕所中,经过严谨筛选,确定了6处地点作为首批试点。这6处试点中,有5处特别划定了紧急停靠车位,旨在缓解驾驶员停车困难。例如,位于锦绣大街与和谐路交汇处的试点,周边设有工会驿站,并配备了饮水机、微波炉等设施,为从业者提供了便捷的休息和餐饮服务。
执法柔性保障
定位仅靠划线不足,交警五大队在市政道路旁的45座公共厕所周边实施了灵活的执法策略。确保司机有充足时间停车使用厕所,防止因停车如厕受到罚款。此举从执法角度出发,为新就业人员日常生活需求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提高了整体服务保障质量。
持续优化布局
综合行政执法局不满足于现有状况,致力于广泛收集新就业群体意见及12345热线反馈。基于首批6个“急停点”,持续扩大规模,新增多个公厕周边“急停”车位。不断优化标识系统,确保司机能迅速、精确地定位停车与如厕位置。此外,整合工会驿站资源,形成“需求发现—快速响应—长效维护”的服务体系。
提升城市温度
综合行政执法局推出了一系列措施,这些举措犹如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新就业群体的心。它们不仅缓解了他们的紧迫需求,还为城市治理增添了层次感。网约车和出租车司机,那些在城市街头巷尾辛勤劳作的人们,都能感受到城市的关爱与温情。这种优化城市管理服务的方法,对城市形象的提升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并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