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3点,成渝中线高铁成都站建设达到重要阶段,南广场高架主体结构顺利实现封顶。这一重要里程碑为后续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标志着成都站改扩建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节点达成
4月21日下午3时,成都站南广场高架上的成渝中线高铁主体工程实现了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宣告了封顶任务的圆满完成。该工程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客站建设指挥部主导实施。此次封顶的实现,标志着成都站改扩建项目进入了关键阶段,对站房建设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重要战略地位
成都站位于“八纵八横”高铁网络沿江通道的关键节点,同时也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在建铁路站房改造扩建工程。该站始建于1950年6月,并于1952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的起点和终点,成都站目睹了我国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历程。
站场规模提升
改扩建工程显著扩大了站场规模,使得站台数量从原先的6台12线增至10台18线,站房面积也增至8万平方米。新增设施将显著增强车站的运输承载能力,未来将承担成渝中线高铁的运输任务,同时有助于减轻成都东站和西站的行车压力,并有效提高该区域交通枢纽的运营效率。
先进施工方案
成都高架广场的施工正有序进行,南北区域轮流进行施工活动。施工区域被划分为南北两个作业区,每个区域面积大约为五万平方米。在施工初期,南侧区域将承担1至5号站台的建造以及相关设施的安装工作。设施投入使用后,施工将转移至现有线路,并同步拆除旧站房。之后,施工将转向北侧的6至10号站台。本方案通过空间轮换布局,实现了运输与建设工作的同步进行,从而保障了成都站枢纽运营的连贯性与稳定性。
后续工程展望
杨杰,作为中铁八局成都站项目部总工程师,公布了重要进展:高架广场(南)的主体结构已完成封顶。随后,现有运营线路将逐步转移到新站台。此举旨在为新站台施工提供必要空间。未来,该区域将建设成为一个约9.6万平方米的多功能市政公园。该公园集候车、休闲、购物等功能于一体,旨在更高效地满足市民出行与生活需求。
独特设计风格
成都火车站以其独到的设计风格著称,巧妙地融入了四川地区的文化元素。该建筑主体运用了“竹编”和“蜀锦”的图案,呈现出“城市门楼”的视觉效果。入夜,灯光照耀下,其轮廓宛如“孔明灯”的幻影,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化的完美结合。目前,成都火车站的建设正按照预定计划稳步进行,建成后,它将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关键交通节点。
成都站经过改造升级,展现出了全新的风貌,预计将对周边的交通状况及城市景观产生显著影响。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发表个人见解,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