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调研
2月24日,市委书记杨理诚赴八面山瑶族乡和兴宁镇进行考察。在坪田村、青腰村、豪园村等地,他实地查看了灾后基础设施修复和避险搬迁安置的进展。杨书记强调了推进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性,并指出要积极应对主汛期,全力以赴打好灾后重建的攻坚战。
在调研现场,杨理诚与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沟通,对工程设计、施工进度等具体细节进行了详尽询问。他现场对遇到的难题进行了分析和判断,并探讨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他认识到灾后重建工作的时间非常紧迫,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必须全力以赴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基础设施修复
八面山瑶族乡多地,施工人员正利用晴好天气加紧进行基础设施的修复作业。桥梁、河道、河堤和护坡等修复工程正按计划稳步进行。杨理诚强调,面对紧迫的工作时间、繁重的任务和巨大的压力,必须紧密关注时间进度。
需严格按照项目清单执行,整合各类资源,明确“包保”职责,加强会商与调度工作。务必在汛期来临前完成水利、河道、桥梁等关键项目的建设并投入使用,确保基础设施在防汛期间发挥关键作用,从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工程质量把控
坚持问题与目标双导向原则,强化技术指导至关重要,这对于保障工程品质具有决定性意义。杨理诚强调需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提升,对工程质量实施严格监管。他明确指出,这些基础设施项目不仅要追求建设速度,更需确保建设质量。
竭力攻克难题,致力于创建优质、可靠和贴近民生的工程项目。唯有高标准的工程,方能在灾害发生时切实发挥作用,确保民众对政府灾后重建的满意与信任。
应急能力提升
增强应急处理能力至关重要。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时期,对防汛预案进行相应调整。需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和防汛演练,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应急处理能力,还能有效增强公众的防灾和自救意识。
遭遇紧急自然灾害时,一套科学完备的预案能够促使相关部门快速响应,有效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害。此外,定期的应急培训和模拟演练有助于民众掌握防灾减灾的技巧,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自我保护并救助他人。
安置点服务优化
杨理诚在八面山瑶族乡的瑶乡家园以及兴宁集中安置点的福兴苑进行了实地考察,重点关注了小区的卫生状况、服务管理水平以及村民的生活保障。他提出,需要进一步优化管理机制,健全组织结构,增强人员配备,并确保管理职责得到切实履行。
应全力以赴,以真挚的情感为受灾民众提供全面而周到的服务,关注民众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购物、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民生保障措施。确保受灾民众能够顺利搬迁、稳定生活、实现自我发展,从而享受安定和繁荣的生活。
安置项目推进
杨理诚抵达兴宁集中安置点二期项目现场,对施工进展、人员配置及安全管理进行了深入调研。他强调,必须将质量和安全置于最高位置,集中精力实现既定目标,并对施工流程进行优化。
确保人员与设备充足,实施科学排班,竭力优化各项保障措施,显著提升施工效能,迅速推进工程进度。旨在使安置居民尽快入住舒适、安心的新居,体验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
在此次调研关注的灾后基础设施恢复及避难转移安置工作中,有哪些细节需在实施阶段予以关注?欢迎各位踊跃发表意见,参与讨论,并对文章给予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