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出行热潮中,热门线路一经开售便迅速出现候补现象,同时,抢票软件声称能提升购票速度,这一现象引发了旅客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诸多争议。那么,这一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种真相?

抢票软件与12306无合作

铁路12306平台在票务销售领域处于领先位置。近期观察到,诸多抢票软件在界面及功能描述中频繁使用“12306”字样。但12306科创中心已明确指出,12306未曾与任何第三方平台建立合作关系。以2023年春运为例,没有任何第三方平台被授权获取票额分配或数据接口。此类抢票软件的行为可能使旅客误以为存在特权途径。实际上,两者间并无关联,旅客需谨慎辨别。

旅客误信了抢票软件的误导性提示,误以为这能增加他们购票的成功率。但实际情况是,官方渠道并未赋予抢票软件特殊待遇,这些软件仅通过误导消费者来谋取利益。

抢票软件并不手快

众多旅客误以为抢票软件在速度上胜过个人。然而,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理解。12306的票务销售遵循着严格的规则和程序。以2019年部分热门线路的售票为例,票源是按照规定进行分配的,并不存在软件速度更快的情况。

在12306系统中,每张票的发售均依照时间顺序及特定算法执行。所谓的“手快”抢票软件仅是误导消费者的宣传手段。这些软件并不具备优先购票的功能,旅客不应轻信此类说法,误以为使用抢票软件能提高购票的成功率。

加速包不能加速

抢票软件的盈利方式之一是提供加速包服务。然而,这种加速包并不能真正实现加速效果。铁科院电子所副所长阎志远指出,12306系统内票源分配是正常的。以国庆等节假日购票高峰为例,众多旅客购买了加速包,但实际购票结果并未因使用加速包而获得优势。

加速包主要起到心理慰藉的作用。乘客误以为支付额外费用就能加快购票进程。实际上,票务分配由12306负责,加速包并不影响这一过程。因此,乘客不应在此花费不必要的资金。

成功率毫无依据

宣传中的高成功率仅是抢票软件的推销策略。票源集中存在于12306系统中,抢票软件并无独立票源。根据2022年的调查数据,众多抢票软件声称的成功率实则子虚乌有。

他们使旅客产生强烈希望,以此诱导消费。声称购票成功归功于加速包,即便失败也不承担责任。此行为严重误导了旅客,导致旅客做出不恰当的购票决策。

软件显示余票不实

12306平台时常显示无票,但抢票软件却显示有票。实际上,这些抢票软件是通过爬取12306页面信息并进行修改而运作的。例如,在以往热门旅游线路的车票销售中,抢票软件常常诱导旅客以“买长乘短”等不合理手段购票,从而增加消费。

他们提出的不合理换乘建议,未考虑乘客可能错过的风险,仅着眼于收益。此类抢票软件通过篡改余票信息,严重干扰了旅客的正常出行,旅客需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软件购票存在风险

使用抢票软件进行购票存在多种潜在风险。2020年间,第三方平台多次出现保留用户信息的情况。此类软件不仅可能收取额外费用,还可能进行捆绑销售,同时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亦不容忽视。旅客在购票过程中,可能会无意识中遭遇这些风险。

购票时,附加费用不透明,所提供的服务可能与旅客需求不符。同时,若个人信息泄露,其后果严重,因此,选择购票渠道需格外小心。

旅客们,了解这些事实后,在众多购票渠道面前,你们是否将更加慎重地挑选购票方式?我们期待您的评论、点赞及文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