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上午,湖州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市监查一次”工作指南》。该指南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它主要针对减轻企业负担,并有效整合监管资源。这些新规定引起了广泛关注。
《指南》的发布背景
湖州持续关注并强化商业环境的建设。近期,企业在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的检查时,感受到了较大的压力。针对这些问题,湖州于1月2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市监查一次》的操作手册。这一举措在当前市场监管体系改革的背景下,具有正面影响,标志着湖州在改善商业环境方面取得的探索成果。
我国自加强商业环境构建以来,各地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湖州积极响应,推出了一套基于《指南》的市场监管检查新方案,这一模式有望成为优化商业环境的有效工具。
《指南》中的“市监查一次”概念
《指南》对“市监查一次”进行了明确界定。该定义主要针对改善营商环境,并强调内部协作的优化。其核心内容包括监管资源的整合和检查事项的集成。在相同时间段内,同一对象将面临来自不同层级和领域的检查。
举例而言,过去企业往往在短期内遭受频繁复查,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加重了企业负担。如今,实施“一次市监检查”制度,有效避免了这一现象,从而提高了市场监管的质效,缓解了企业接受检查的压力。这一举措在湖州众多企业的发展中展现出显著的积极潜力。
2024年“市监查一次”的实施情况
2024年,湖州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推行“市监查一次”行动。该行动针对30种不同类型的市场经营主体,对440项行政检查项目进行了细致的优化与合理的分类。
根据统计资料,市场监管系统今年在高效执行检查任务并保障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对2.3万户进行了检查。这一数字比2023年度减少了1.04万户的交叉重复检查。这一变化凸显了“市监查一次”策略的成效,显著降低了企业接受检查的次数。
《指南》的主要构成内容
《指南》适用于进行市场监管的多层级、多领域行政检查。该指南包含7个章节以及1个附录。
该内容涉及工作原则、基本保障措施以及执行步骤。尤其在执行步骤部分,详细展示了工作流程图。从编制清单、制定计划,到检查对象的选取及人员分配,直至最终结果的应用,每个环节均有明确规定,为检查全程提供了详尽的指引。
“市监查一次”的原则遵循
市监部门执行“三减三不减”的准则。减少检查数量,但确保质量不降,这表明并非单纯减少检查,而是在确保监管成效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降低检查频率,同时确保所有应检查的项目均不被遗漏。减轻企业迎检负担,但市场监管的职责和担当不会减弱。
湖州在市场监管改革中展现了其平衡的智慧,既兼顾了企业的实际需求,又未放松监管的标准。
《指南》中的三级联动监管模式
《指南》明确了采用“市局随机抽查、区县联合检查以及乡镇(街道)联合日常检查”的三个层级监管机制。
大型企业可能遭遇市局的随机审查,与此同时,区县部门会实施联合检查,街道层面亦会开展日常监管的联合审查。在此种机制下,对同一经营实体实施了严格规定,即现场检查仅能由单一层级的工作人员执行,以避免出现多层级重复检查的新增项目。
湖州未来将持续优化“市监查一次”的工作模式。计划在2025年底前,对市场监管领域的企业监督检查体系进行全新构建,力求减少企业行政检查的总体数量。您认为这一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欢迎读者留下评论、点赞并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