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对涉企行政执法进行改革,引入“两码互核”机制,开创了新的局面。该措施不仅有效解决了涉企行政检查中的诸多问题,而且还将全市涉企行政执法水平提升至新的高度。
机制诞生背景
重庆市为全面推动行政执法改革,针对企业行政检查中普遍存在的随意性强、基础数据不明确等显著问题,于2025年决定实施涉企检查的“两码互核”机制。在此之前,企业行政检查的这些问题已经给企业造成了诸多不便。新机制的设立旨在有效缓解并改善这一状况。
“两码”具体作用
重庆市司法局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执法码”与“企业码”构成新机制的核心要素。执法人员进入企业时,必须出示“执法码”,以明确执法任务及个人身份。企业通过扫描“执法码”能够获取包括执法部门、检查人员、检查项目、检查标准在内的详细信息。检查完毕后,企业还可对此次检查进行评价。而执法人员扫描“企业码”可获取企业基本信息和历史执法数据。
杜绝违规检查
“两码互核”机制显著提升了执法规范度。过去,执法人员在无执法任务时私自查、监管责任不落实、甚至不履行检查职责的现象时有发生。借助“执法+监督”数字化工具,立即执行“两码互核”,确保全市行政检查任务明确、数据清晰、全面监督、易于评价。从而保障每次检查均符合规定、效率高。
率先落地情况
近期,重庆高新区基于“执法与监督”相结合的数字化应用,首次实施“两码互核”的工作模式。在该区综合执法局的指导下,依照企业年度检查的既定计划,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和金凤镇共同执行了“全面检查”的专项行动。依据区域内20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信用与风险”综合评级,随机选取了一家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此举为该机制在全市范围内的推广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检查流程展示
在本次高新区检查行动中,执法人员通过“执法+监督”数字应用移动端对企业的“企业码”进行了扫描,同时,企业负责人也对执法人员展示的“执法码”进行了扫描。双方信息实现了互通与核对,系统随即自动记录了现场检查的轨迹。整个检查流程既规范又井然有序,有效保障了检查的公正性与透明度。
企业积极评价
现场检查结束后,该企业负责人发表评论称:“通过扫描‘执法码’,我们能在检查开始前核实检查人员的身份,明确检查的具体内容,并对执法行为进行评价,整个过程均符合规范,这让我感到更加安心。”这一反馈表明,企业对“两码互核”机制表示认可,并增强了他们对行政执法的信赖。
您是否认为“双轨验证”模式在其他地域同样需要被推广?期待您在评论区发表见解,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