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伯已年满60岁,其遭遇令人痛心,他遭遇了工伤补偿未能落实、劳动权益受损的困境。这一现象揭示了劳动者权益保护所面临的现实难题。该案例突显了法律援助在解决劳动争议及维护弱势群体权益方面的重要性。

何老伯的困境

退休前夕受伤,工伤赔偿却迟迟未到,谁来帮帮何老伯?  第1张

2023年12月,何老伯自上海归来,察觉到工地项目即将完工。他敦促公司协助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然而,他应得的伤残就业一次性补助金尚未发放,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亦未领取。尽管何老伯多次向公司索要解释,却始终未获明确回应。这一现象凸显了何老伯在公司中的弱势地位,以及其劳动权益受到的忽视。

何老伯居住在松江区,遭受伤害后,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剧痛,还需承受经济上的重压。这使得他的生活陷入困境,而他却未能获得公司应有的赔偿。何老伯的遭遇,正是众多遭受侵权劳动者苦难的缩影。

法律援助机构介入

2024年5月29日,身处困境的何老伯踏入了松江区法律援助中心。中心工作人员目睹了60岁何老伯的困境,随即为他开启了绿色通道。何老伯的法律援助申请得到了优先接待和受理。审查结果显示,他符合援助条件。当天,上海达诺律师事务所张翕翊律师被指派负责此案。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了松江区法律援助中心对求助需求的快速响应和积极态度。

何老伯得到了该中心的援助,这一举措为众多处于类似困境中的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在何老伯遭遇类似状况时,法律援助中心迅速启动了援助流程,这一行为充分体现了其坚守公平正义、捍卫弱势群体权益的宗旨。

律师的尽责工作

张律师在接到任务后立即展开行动。他迅速与何老伯见面,并对案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他依照法律条文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准确把握了何老伯的诉求。此外,他还对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递减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仲裁风险进行了详尽的阐释。这一系列行为充分体现了张律师的专业素养和高度责任感。

在案件筹备阶段,张律师表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他逐一核实每一份证据材料,并深入思考针对可能出现的争议点所应采取的策略。这种对当事人权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展现了律师恪守职业道德、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职业精神。

仲裁庭上的辩论

2024年7月9日,仲裁庭正式开庭。公司方面提出,何老伯在仲裁时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因此不应获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同时,公司也否认了停工留薪期的月份。张律师则依据劳动合同的终止时间和原因,依据《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指出了补助金的支付依据。他使用病假单来证明何老伯的停工留薪期月份。

在劳动纠纷仲裁的过程中,专业法律知识的分量尤为凸显。公司试图以不合理的借口规避责任,然而律师则依据专业的法律依据予以反驳。这一现象亦揭示了劳动者在遭遇公司的不合理辩解时,必须依赖法律专业人士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仲裁结果与执行情况

松江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最终裁定,A公司需向何老伯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及停工留薪期工资,总额超过三万元。尽管仲裁结果已定,且公司未提出上诉,但裁决内容尚未得到执行。在得知何老伯希望法院强制执行的情况下,张律师主动介入并提供协助,何老伯的申请目前已进入执行程序。

结果显示,尽管仲裁判决对何老伯有利,但在执行过程中却面临新的挑战。常见情况是,即便劳动者在仲裁中获胜,也可能因公司的不合作而未能获得应有的赔偿。

退休前夕受伤,工伤赔偿却迟迟未到,谁来帮帮何老伯?  第2张

松江区法律援助中心涉老服务举措

松江区法律援助中心近期加强了对老年人法律服务的质量,对“零距离服务直通车”2.0版进行了优化。中心在接待大厅增设了老年人爱心专座、私密接待室,并配备了急救箱等应急物品。同时,设立了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四项优先服务。截至2024年10月,中心今年共受理并指派了25件涉老援助案件,接待了1600多位老人的来访咨询。

退休前夕受伤,工伤赔偿却迟迟未到,谁来帮帮何老伯?  第3张

一系列措施显现,松江区法律援助中心对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给予高度关注。这些便利措施的实施,旨在让老年人更加便捷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于松江区法律援助中心积极捍卫弱势群体权益的行为,您有何见解?期待您的点赞与转发,并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