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春季是鱼类繁殖的重要阶段,但长江刀鲚等鱼类在季节性捕捞期间,非法捕捞和交易现象屡见不鲜。南京市六合区市场监管局对此迅速响应,开展了“春季护渔”专项检查,旨在强化监管,维护长江生态环境。
严把源头关口
执法机构对超市及农贸市场的水产品销售区域实施了强化监管。通过实施“账目审查与现场验证”相结合的检查机制,对商家是否遵守了进货查验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严格审查。对水产品的产地证明、检验合格证明、进货凭证等溯源文件进行了详尽的审查,旨在保障销售的水产品来源正当,流通路径清晰。调查发现,众多商家起初对这一检查举措表现出了抵触情绪。执法人员的详尽解释使他们逐步理解并转而赞同。以某农贸市场的摊主老张为例,他表示:“原来这些检查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目的是让市场秩序更加井然。”
紧盯餐饮终端
执法部门对餐饮企业进行了严格的审查,范围涵盖厨房、仓库及点餐区域。审查重点包括菜单设计及店内宣传材料,对使用“长江野生鱼”、“江鲜”等字样进行违规宣传的行为进行了严格查处。此外,现场还对商家进行了指导,确保其正确标注菜品名称。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手段,对区域内的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进行关键词筛选。一旦发现违规广告和虚假宣传,将予以严厉打击。有餐饮业从业者表示,在获得相关指导后,对合法经营的认知更为清晰。
宣传普法同步
检查过程中,同步开展禁渔法规宣传与法律知识普及。监管机构不断向涉事单位发布告知,督促企业履行应尽义务,坚决取缔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产品的交易。在集贸市场、超市、餐饮店等公共场所张贴海报,悬挂宣传横幅,发放禁捕宣传资料。同时,确保12315、12345投诉举报热线畅通,鼓励公众踊跃举报各类违法行为。王大妈指出,目前宣传力度增强,大众普遍认识到长江野生鱼类不宜食用。一旦遇到相关情况,大多数人愿意进行举报。
执法行动成果
截至目前,六合区市场监管局已派出100名执法人员对48家经营主体进行检查。检查发现,多数单位经营规范,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商家未提供完整的进货凭证,有些餐饮机构使用的宣传语未达标准。执法人员已立即行动,并责令相关单位整改。这些行动彰显了监管部门加强长江禁渔成果的决心。
持续高压严打
六合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保持严厉打击的态势。该局将加强网络监管,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交易数据进行监控;同时,增加线下检查的频率,对经营场所进行不定时抽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压缩违法行为的生存空间。监管人员指出,他们将以更为严格的标准和更为高效的方法,致力于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意义
长江拥有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春季鱼类迁徙繁殖对生态平衡至关重要。非法捕捞和交易活动对鱼类繁殖构成威胁,导致渔业资源减少,对长江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六合区实施的“春季护渔”行动意义重大,有助于营造“市场不销售、餐馆不提供、民众不食用”的良好氛围,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唯有全民携手,长江方能持续焕发生机。
各位朋友,在探讨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时,大家觉得可以实施哪些具体方法?我们期待您积极提出建议,发表评论。同时,欢迎您对这篇文章给予支持,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