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救助领域中,总有一些人士无私奉献,通过实际行动传递希望与温情。来自云南巍山的何先生,便以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方式,救助了同一位患有血液病的患者。这一感人至深的行为,彰显了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云南巍山的爱心人士
何先生,大理巍山人氏,年方四十。他性情和善,乐于助人,是邻里间公认的友善之人。在志愿服务领域,他身影活跃,昭通地震赈灾行动中,亦可见其积极参与的身影。何先生更是献血领域的佼佼者,十余年来,他始终如一地投身于无偿献血事业。他坚信“捐献可再生之血,拯救不可复生之命”,以此信念为指引,不断用实际行动彰显爱心与责任。长期投身公益非易事,但何先生每一次的付出,都是对爱心承诺的坚定坚守。
与造血干细胞的结缘
2007年,一场义务献血活动悄然拉开了命运的序幕。红十字志愿者正积极推广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何先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相关信息,深受触动。于是,他特地前往指定地点留下血样,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的行列。历经16年的漫长等待,这一过程无疑是漫长的,然而何先生的爱心始终如一,等待着那合适时刻的到来。
第一次捐献
2023年10月,何先生接到云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电。电话内容是告知他,与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这一消息令他感到十分意外,因为配型成功率极低,他等待了漫长的时间,终于轮到了他。在那一刻,他兴奋不已,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捐献。两个月后,何先生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云南省第359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次捐献对患者而言,意味着重生的希望;对何先生而言,则是爱心的一次重要实践。
再次接到电话
不到一年时间,何先生再次接到了云南省红十字会的来电。起初,他并未意识到这通电话关乎上次那位患者的生命危机,只知道自己的配型再次匹配成功。面对这一请求,何先生毫不犹豫,无论求助者是谁,只要他需要帮助,他都愿意捐献。他明白,这通电话背后,是一个远方生命在等待他的造血干细胞来挽救生命。这种毫不犹豫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何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二次捐献过程中,何先生依旧保持着坚定的信念。他衷心期盼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重返日常生活。心中充满了对患者的美好祝愿,此举也进一步丰富了其公益活动的内涵。何先生承诺,未来将继续投身公益事业,并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悟分享给周围的同事、家人和朋友,以鼓励更多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队伍。每一次他的善行,都如同播撒的爱心种子,未来有望激发更多人投身公益。
何先生的榜样力量
何先生在完成第二次捐献后,为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命希望。他犹如一位守护生命的勇士,接连不断地践行着善举。何先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社会文明建设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行为为社会注入了正能量,彰显了爱心传递的巨大意义和力量。在现今社会,我们是否也能效仿何先生,在他人需要时伸出援手?期待大家的积极讨论,并请点赞及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