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壮举达成
近期,昆明传出一则令人动容的消息。在云南楚雄,志愿者小王于昆明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的捐赠,为一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注入了生命的希望。这一善举使得小王成为全国第19325名、云南省第435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捐献任务圆满结束后,小王与爱人合影留念,画面中流露出完成善行的满足与快乐。
此次捐赠活动不仅挽救了一条生命,而且展现了小王的无私奉献。他的举动是对爱心与责任的鲜活诠释,让这份来自素不相识者的“生命礼物”得以传递,为社会注入了温暖的正能量。
早年结缘爱心
1993年,小王在云南楚雄诞生,目前是一名小学教师。2011年,作为大一新生,他在红十字会的一次宣传活动中了解到,加入中华骨髓库能够帮助血液病患者。得知这一消息后,18岁的他迅速作出决定,留下了自己的血样,并成为了志愿捐献者之一。
小王表示:“人生仅有一次,他目睹了许多白血病患者因找不到合适的配型而离世,因此他决定加入捐献名单,为患者带来一线希望。”自那时起,他与爱心捐献事业紧密相连,开始了长达14年的无私等待。
配型成功决定
2024年5月,云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小王透露信息,告知他有一名血液病患者与他血液类型相符。随后,工作人员询问小王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小王毫不犹豫地表达了他的意愿。他强调,生命极其宝贵,救助他人是首要任务。他当初加入捐献库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他人,现在有机会救治他人,他必将全力以赴。
家庭成员普遍认同他对家庭的责任与关爱,他持之以恒的坚持和仁爱之心得到了他们的全力支持,助力他完成善举;此外,他的工作单位也对他所采取的行动给予了高度赞扬,认为他是具有高尚社会责任感的楷模,为大众树立了积极向上的形象。
积极准备捐献
在等待捐献的过程中,小王积极实施了多项举措。他开始制定锻炼方案,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同时戒掉了烟酒,以期达到最佳的身体状态完成捐献。他明白,个人的健康状况对捐献效果及患者的康复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
小王在等待过程中经历了诸多不确定性,但他从未改变过自己的决定。他坚信自己随时能够捐献。尽管如此,等待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因为接收者的健康状况,等待时间被延长至半年以上。直到2025年,捐献的机会终于成熟。
昆城顺利捐献
2025年,昆明见证了小王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重要时刻。他的妻子和女儿始终陪伴在旁。捐献现场,气氛庄重而充满温情。这一举动,不仅实现了小王多年的愿望,也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捐献活动落幕,小王向患者传递了真挚的祝福。他希望患者能尽快康复,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些简单的话语,透露出他对患者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让人为之动容。
呼吁爱心接力
小王就捐献造血干细胞提出了看法。他认为,捐献这些细胞不会对个人健康造成长期不良影响。在保障自身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他赞同对患者给予帮助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提出期望:“希望更多充满爱心的个人能加入这个行列。”随着他的善举广受传播,预计将激发更多人,他们有意加入中华骨髓库,帮助更多生命重获生机,同时延续这份爱心。那么,您是否愿意投身此爱心事业,成为志愿捐献者群体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