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中午12点19分,浙江省指定的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内,一股年轻的生命力量缓缓流动。来自秀洲区的“00后”青年于锦潇成功捐献了27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一善举传递着关爱与希望。
于锦潇的捐献事迹
于锦潇,2001年出生于秀洲区,是一名全科医生。12月10日上午,他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手术顺利完成。捐赠的27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象征着生命希望的传递。志愿者将造血干细胞递给他时,于锦潇内心感到无比喜悦。
锦潇天生怀揣仁慈。捐献完成后,他名列秀洲区第14名、全省第1132名的荣誉榜单,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此举无疑为众多血液病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命活力和希望。
成为捐献志愿者的契机
锦潇个性平和,对公益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2023年8月,秀洲区卫生健康机构组织了一场无偿献血活动。活动期间,他主动参与献血,并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建议下,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这一决定虽出乎意料,却迅速付诸实践。这一看似平凡的行为,为未来拯救他人生命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配型成功后的决定
2023年9月,秀洲区红十字会告知于锦潇,他与一位血液病患者血液配型成功。于锦潇迅速作出积极回应,深刻认识到这一决定对生命救治的重要性。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一决定彰显了他作为医者的责任感和高尚品质。尽管对于多数人来说可能会有所顾虑,但于锦潇对此并无任何犹豫。
捐献前的准备工作
于锦潇在手术前夕展现出积极态度,全身心投入到了捐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中。他接受了高精度血液检测和详尽的健康评估,并对捐献流程进行了周密的规划。12月6日,在秀洲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他入住浙江省人民医院,正式开启了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他对捐献的每一步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确保了捐献过程的顺利进行。
浙江省对造血干细胞采集实施了严格的规定和步骤。锦潇严格遵守这些规定执行操作,这一行为充分反映了他对捐献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坚守。
街道红十字会的成绩
自秀洲区红十字会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项目,已有超过1200人加入中华骨髓库。在捐献者中,成功案例已累计至14例。这些数据反映出众多热心人士的努力。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包括医疗、教育、企业、快递及网约车行业。尽管职业各异,但他们共同持有拯救生命的信念,并踊跃投身于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
秀洲区红十字会致力于推广造血干细胞捐赠活动,并在此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精力。这些努力使得众多人参与其中。历经15年,从第一例到第十四例,尽管过程漫长,但始终充满了温情与关怀。
于锦潇的期望
于锦潇作为一名医生,坚信自己的使命是挽救生命。他认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个人而言影响极小。他强烈期望有更多人勇敢加入中华骨髓库。这种表达流露出深深的情感,因为每多一位捐献者,就可能多救回一条生命。他自己也曾勇敢地回应配型请求,并期待他人能在类似情境下果断行动。秀洲区红十字会承诺将继续秉持“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并号召更多有爱心的人士加入。读者们,您是否愿意像于锦潇一样,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