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举办了一场非同寻常且充满温馨的生命传承活动。在这场活动中,一位21岁的青年大学生,名叫小朱,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一位素未谋面的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小朱独立完成了这一善举,其感人事迹令人动容。
年轻决定入库
2004年9月,小朱在曲靖的一所职业学院学习。到了2024年,该学院举办了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小朱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他果断地进行了登记,并成为了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一员。最初,他并未经过深思熟虑,只是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令人惊讶的是,仅过一年,他的生活便因该决定发生了明显转变。
配型意外成功
2025年开年,小朱接到配型成功的喜讯,这一消息让他既惊讶又高兴。他认为,能有机会拯救生命并非易事,言语间透露出激动和期待。对于这位年轻的“00后”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命运赋予的承担重任的机会,他迅速做出决定,决心完成这次捐献。
担忧家人态度
小朱虽然满怀激情,但在试图说服父母时,遭遇了难题。他察觉到父母可能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存在误解,担心他们可能反对或感到不安。经过周密考虑,小朱决定暂时不对父母透露此事。他不愿因父母的疑虑而错过这次拯救生命的良机,故而决定独自承担风险。
独自准备捐献
实习阶段,小朱独自制定了捐赠计划。3月26日,他秘密入住云南大学附属医院,默默地完成了捐赠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在此期间,他并未向家人和朋友透露此事,包括教师和同学。他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和准备。他心中所思所想,就是如何能够顺利完成捐赠。
完成生命接力
3月31日,历时超过5小时采集后,小朱的造血干细胞悬液及时送达患者所在医疗单位。捐献全程,小朱保持坚定信念与积极心态。他坚信自己的行动具有重大价值,且无私奉献,只希望患者早日康复。
呼吁更多加入
云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对小朱的善举表示了高度赞扬,认为他的行为展现了年轻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指出,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既安全又遵循科学原则。同时,他们呼吁更多人消除顾虑,积极参与志愿捐献,为血液病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
朱某的实践行为展现了深情厚谊的旋律,在类似情境中,你是否有勇气勇敢前行?期待你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如认为本文有参考价值,欢迎点赞并转发给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