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被称作“生命火种”,每一次成功捐献都能给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近日,济南迎来了第2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主角是大一学生小李,他正在用行动阐释当代大学生的担当与爱心。
首次献血结下善缘
2023年10月,刚进入大一的小李,与同学看到了学校的献血车,他们一同完成了首次无偿献血。献血时,工作人员介绍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小李毫不犹豫地报名登记了中华骨髓库,他没将这一决定告知家人和同学,这成了他自己心中的小秘密。从那时起,一颗善良的种子已悄然埋下。
配型成功毅然捐献
今年3月,小李接到了配型成功的通知,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捐献。一开始,父母有所顾虑,担心会影响他的身体健康。于是,小李又打了第二次电话,他用科学知识耐心地进行讲解,还强调了此事对于救命的意义,最终成功说服了父母,这体现出了他的坚定与担当。
学校师生全力支持
校辅导员得知该消息后并不感到意外,平日里班里一旦有事情,小李都会积极参与其中并提供帮助。同学们也都纷纷为他加油打气,学院还为他申请了“校长奖学金”,以此来表扬他的善举。大家给予的支持让小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同时也在校园里传递出了正能量。
体育精神铸就担当
小李是体育学院的一名学生,他以体育人的担当自我勉励,他表示将他人从危难中救出会让自己感到自豪,他认为这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他还耐心地向同学讲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他希望能够号召更多人奉献爱心,他积极倡导的这种精神值得称赞。
保持状态严格锻炼
为完成捐献,小李制定了严格的锻炼计划,他加入了学校的“定向越野”社团,每周进行一次约10公里的定向越野打卡,采集前一天,父母从老家赶来陪伴他,这让他放松了不少,家人的陪伴给予了他更多力量。
成长经历充满爱心
小李从小就对体育有着浓厚的兴趣,踢球和跑步是他的强项,回到老家后他成为了“孩子王”,还组织孩子们进行球赛。他非常喜爱孩子,希望未来能够从事培养中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工作。他受到父亲献血行为的影响,在大学期间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他的成长经历充满了爱心。
2025年时,济南实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15例,其中4例的捐献者是大学生,在200例捐献者当中,有16名是驻济高校大学生。小李的善举给患者带来了希望,还为社会树立了榜样。你身边有乐于奉献的人吗?快来点赞、分享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