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血脉的兄弟,本应和睦相处,然而在甘肃武威天祝县,一对堂兄弟却因草场权属纠纷争执不下。这场纠纷涉及过去的分配问题、多年的经营与占有权益,矛盾随时可能激化。
堂兄弟的草场之争
位于甘肃武威天祝县的郝某,其堂兄弟二人因草场问题产生纠纷。一方坚称草场是早年由村上分配给自家,另一方则声称自己拥有草场的一半。多年来,这一看似简单的权属争议,犹如荆棘般横亘在兄弟之间。每逢相遇,都可能因草场问题引发争执。村干部虽多次尝试调解,但双方始终未能达成一致。这一矛盾不仅影响家族内部关系,更在当地成为众所周知的事件。当日,因放牧问题,双方再次爆发激烈争吵,多年积怨被彻底激化。
这兄弟二人,或许曾拥有过美好的童年记忆,然而家族内部的亲情,却因草场纠纷而陷入破裂的危机之中。
民警介入调解僵局
夏玛派出所的民警在天祝县公安局得知情况后,立即赶赴事发现场。他们意识到,若不及时解决这起矛盾,兄弟俩的关系将难以修复。在见到兄弟二人后,民警立即展开劝说。他们强调家族内部应团结互助,不应因琐事而反目,并指出此类争吵只会成为外人的笑柄。但调解工作才刚开始,堂兄弟二人便各执一词,互不让步,对民警的调解置若罔闻,导致调解工作陷入僵局。
调整思路重新调解
民警迅速转变策略,实施“一对一、背靠背”的沟通模式。他们细致入微地倾听双方的诉求。此方法有助于民警更深刻地洞察兄弟二人的真实想法,同时有效防止他们直接对立。通过非面对面交流,兄弟二人能够更加自在地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只有让双方将心中的委屈和不满充分倾诉,才能为后续调解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讲情讲理唤醒亲情
兄弟情绪平复后,民警把握时机,及时介入。他们向兄弟二人详细解释了相关法律法规,使他们认识到何为合理合法的财产分配。同时,民警以亲情为纽带,促使他们回忆往昔家族的温馨时光,并珍视彼此的兄弟情谊。民警强调,不应因眼前利益而损害兄弟间的和谐关系。在民警的劝导下,多年积怨逐渐显现化解的苗头。以亲情化解矛盾,总能带来一股暖流,使人心回暖。
自愿签订调解协议
经过超过三个小时的耐心调解,最终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兄弟二人的亲情得以重燃,他们摒弃了多年的积怨,主动签署了调解协议。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见证了兄弟二人心中那道厚重的“心墙”逐渐崩塌。这场长期存在的矛盾和怨恨终于得到了解决。这对他们兄弟二人而言,既是解脱,亦是新的起点。他们得以重新构建家族内部的和谐,不再因草场问题而争执不休。
枫桥经验基层践行
自今年起,天祝县公安局夏玛派出所民警成功调解了53起群众间的纠纷。他们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在基层一线积极化解民间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些举措不仅体现了服务人民的宗旨,而且解决了堂兄弟间的纷争,更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区和整体社会,贡献显著。
在此,向读者提问:若您遭遇此类家庭纷争,将采取何种措施解决?期待各位点赞并转发本文,同时欢迎在评论区积极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