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成都车站今年的旅客发送量大幅上升,11月2日当天发送旅客数已突破一亿人次,同比增长高达17.0%。这一增长数据充分显示出成都车站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促进这一增长的诸多因素,如服务优化和客流分布等,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旅客发送量创纪录

成都车站旅客发送量突破 1 亿人次大关,你贡献了多少?  第1张

成都车站今年的旅客发送量大幅增加。截至11月2日,发送旅客数已突破10033.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0%。这一增长速度尤为引人注目。数据显示,相较于往年,今年选择在成都车站出发的旅客数量明显增多。同时,这一数据也创下了成都车站年度旅客发送量突破亿人次的最新最快记录,这一成就充分展示了成都车站旅客运输领域的进步和快速发展。无论是从增长速度还是发送总量上,成都车站均实现了显著提升。

成都车站的旅客运输量目前尚未达到今年的高峰水平。这一数据的变动并非简单的数字增长,它实际上反映了成都地区的发展动态,以及民众出行需求增长背后的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东站节假日旅客量创新高

成都东站是成都铁路枢纽的关键节点,其节假日旅客发送量屡创新高,位居全国之首。尤其在春运期间,该站成功发送了1400.4万名旅客,而在暑运期间,仅62天便发送了2374.7万名旅客,两项数据均打破了春、暑运的历史记录。这些数据有力地证实了成都东站在节假日期间旅客运输方面的卓越能力。

节假日期间,旅客流量表现出多样性。以“五一”假期为例,成都车站总计发送旅客243.4万人次,其中5月1日单日发送量高达56.3万人次,创下了历史新高。“十一”黄金周期间,全站发送旅客量进一步上升至467.4万人次,日发送量高达58.6万人次,再次刷新了高峰记录。节日期间,旅客数量明显增多。

热门客流方向聚集

通过观察客流流动趋势,明显看出热门区域分布广泛。在省外,重庆、西安、昆明、贵阳、武汉等地,以及省内如乐山、绵阳、达州、九寨黄龙、西昌等地,均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热烈关注。这些方向的客流密集程度,直接反映了旅客的出行偏好和选择。

成渝高铁、西成高铁、新成昆铁路、川青铁路等线路颇受欢迎。众多旅客在出行时更偏爱这些线路。这些线路与目的地在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车站适时推出了多款旅游主题商品。例如,利用“春游热”和“彝族年”等节日契机,增设了普速旅游列车和川青定制列车服务。这些措施迎合了旅客当前的新出行需求。这些产品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能够更便捷地到达目的地。

融合铁路与旅游的创新项目,对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正面影响。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铁路的便利连接让更多游客能够到达,有效提升了当地旅游市场的活力。

完善旅客出行设施

车站正致力于完善设施设备,旨在为旅客提供无后顾之忧的出行体验。目前,东站、南站、西站已安装了即热式电热水器及手机充电桩。在车站候车期间,若旅客手机电量告急,可随时进行充电。此外,旅客的饮水需求也得到了极大的便利。

同时,针对旅客需求,精心编制了专属的乘车指南,并特别制作了相关售票卡片。这些卡片不仅简化了购票流程,而且提升了售票窗口的效能。增设了“一窗通办”服务窗口,实现了售、取、退、改等业务的一站式办理,极大地增强了购票的便捷性。

多举措助力出行服务

为增强旅客出行感受,我们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措施。节假日期间,我们主动吸纳青年志愿者参与,为关键旅客提供全面支持与协助。这种做法彰显了我们以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对特殊旅客实施特别关怀,旨在确保他们的旅行过程更加便捷顺畅。

为增强旅客出行便捷度,已在东站、南站、双流机场站和天府机场站等关键交通枢纽以及空铁换乘点,增设了航班信息显示屏。此措施旨在协助旅客顺利实现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此外,也充分考量了与航空、地铁、长途巴士、网约车等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换乘衔接需求。

成都车站的旅客发送量已突破一亿人次大关,这一显著成绩离不开其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亲爱的读者们,您认为成都车站未来在哪些方面还有提升服务质量的潜力?期待您的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热情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