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海成功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活动。活动由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负责承办,而上海东方枢纽投资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则担任主办方。此次论坛主要围绕上海交通与商务发展的未来趋势展开讨论,吸引了众多市民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成为了一项备受瞩目的重大盛事。
东方枢纽建设核心区进展
东方枢纽正加速推进核心功能区的建设进程。该区域涵盖了包括上海东站在内的共计46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众多工程已相继开始施工。以21号线上海东站站点及其地下工程为例,它们分别在2023年3月和9月启动了建设。这一进展充分展现了项目的推进速度。同时,集疏运道路和能源中心的建设工作也全面展开。这些措施不仅为整体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东方枢纽核心区的稳健发展。
不仅如此,站场区地面工程及站前区A3-01地块的商业综合体项目亦计划于年内启动建设。这些建设行动将逐步促进东方枢纽核心功能区的完善,并为该区域未来功能的全面发挥打下坚实基础。
上海东站通车时间
上海东站在上海交通网络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东方枢纽集团总裁蔡蔚透露,2027年7月1日,上海东站将正式启动运营。届时,上海东站将转变为一个多功能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涵盖了国家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以及机场捷运等多种服务。这种一体化设计将极大提升上海的交通枢纽效能,为市民出行及货物运输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
上海东站功能特点
上海东站的建设将着重推动“空铁一体化”的进程。该站旨在打造“空铁联运”的创新模式。这一模式在客运方面将为乘客带来更多出行便利。同时,在货运方面,它将提升机场对长三角区域的服务效能。新兴的“空铁物流联运”模式预示着行业的重要突破。伴随着物流运输需求的持续增长,这一新模式有望优化运输流程,显著提升运输效率。
多功能一体化的特性,为满足旅客及货物运输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了丰富的选择。这一特性显著提升了上海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作为枢纽的地位和作用。
上海东站旅客流量数据
在东方枢纽建设发展论坛的主题演讲环节,国铁集团前总工程师郑健公布了上海东站旅客流量的具体信息。目前,该站的旅客发送量已逼近3300万人次,预计未来还将增长至4400万人次。特别是在高峰期,每小时的发送量更是高达19608人。这一数据表明,上海东站投入使用后的旅客流量十分显著。这些数据对于车站的建设规模、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运营管理均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依据。
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规划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规划面积约为0.88平方公里。该区域沿G1503快速路划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侧为先行启动区,包含众多项目。此商务合作区对上海商务发展极为关键。其旨在打造一个集商务交流、国际展览、国际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商务中心。预计至2028年,该国际商务合作区将全面投入运营,并完成关键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
国际商务合作区在活动期间将扮演三大关键角色:一是推动国际商务交流,二是举办高级别的国际会展活动,三是提供高水平的培训服务。同时,该区域还将配备一系列达到高标准的配套设施。
国际商务合作区项目进展与招商
国际商务合作区的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城市设计的国际方案征集工作已进入最后的评审环节。会议会展中心、联检设施以及酒店综合体等项目,将分阶段在本年度内启动建设。预计到2025年9月底,这些项目将全部竣工。此外,运营筹备工作也已同步启动。上海东方枢纽投资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飞舟表示,这一区域将促进制度和服务创新。
据悉,已有16家企业成为首批合作伙伴。未来,招商工作将聚焦于东方枢纽站前区、站场区及国际商务合作区的功能型和产业类项目。借助进博会的平台,全球招商活动即将展开。首批合作伙伴的加盟,将如何影响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敬请读者朋友们踊跃留言、点赞并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