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内人气爆棚。一场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家庭挑战赛在此举行,成为展示垃圾分类成果的舞台。同时,这也是传播环保理念的绝佳机会,吸引了众多目光。

赛事环节精彩纷呈

小手拉大手,全家齐垃分!南京市垃圾分类家庭 PK 赛趣味开赛  第1张

该赛事共分为“分类猎手垃分标识搜寻赛”、“全家垃分向前冲”以及“趣味垃分飞盘赛”三个部分。通过竞赛结合探索、家庭协作和运动游戏等创新形式,这些环节向参与者普及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以搜寻赛为例,设置了16个打卡点,旨在检验家庭对垃圾分类标识的识别能力。这种创新模式旨在增强公众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并提升他们的相关知识水平。

各环节均承载着其独特的价值。赛事中融入了多样化的趣味元素,例如特制的寻宝地图等道具,极大地增添了比赛的趣味性。此举不仅使得家庭成员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推广了垃圾分类的理念。

红山动物园的环保行动

自2018年9月起,红山森林动物园开展了“动植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该园即将开放的大猩猩馆计划回收废旧手机,园内亦将处理塑料瓶,这些举措均体现了“零废弃”的理念。动物粪便经过处理后,转化为土壤生物改良剂,重新融入自然循环之中。

手机回收行动不仅有助于保护大猩猩的栖息地,降低对自然资源的开采量,而且由于许多稀有金属主要来源于手机,这一举措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将回收的塑料瓶重新加工成工作服、文化创意产品、毛绒玩具等,这种将环保理念与创意设计相结合的做法,为众多行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环保思路。

赛事开场气氛火热

比赛首日,活动以“垃圾分类互动有奖问答”作为开场热身。众多家庭踊跃参与,尤其是孩子们的表现尤为出色。他们积极抢答,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垃圾分类知识储备。每一次正确作答都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现场气氛迅速高涨,为接下来的比赛环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开场活动不仅激发了参与者的热情,还吸引了更多游客驻足观看,使得整个现场洋溢着活力。

小手拉大手,全家齐垃分!南京市垃圾分类家庭 PK 赛趣味开赛  第2张

分类标识搜寻赛的意义

在“分类猎手垃分标识搜寻赛”环节中,参赛家庭携带特制的搜寻地图在动物园内展开标识搜寻。这一活动不仅激发了参与者的探索热情,同时也对家庭的垃圾分类知识进行了检验。动物园内共设置了16个打卡点,分布广泛,提升了搜寻的挑战性。家庭成员需仔细观察并熟悉各种垃圾标识,以顺利完成寻找任务。

在搜寻标识的过程中,家庭成员间展开紧密合作,共同商讨,并互相传授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这种合作与知识分享并不仅限于比赛成绩,更在日常生活中显著影响着家庭的垃圾分类实践,进而促使整个家庭更加主动地投身于垃圾分类活动。

全家向前冲中的协作

在“全家垃分向前冲”环节中,家庭成员们团结一致,用绑住的脚手拿模拟垃圾磁贴,朝着分类垃圾桶奋力前行。这一过程要求家庭成员间拥有极高的默契,以便能迅速而准确地完成投放。现场可见,家庭成员们相互配合,指挥协调。

在此次活动中,家庭所展现出的优秀垃圾分类习惯,为旁观的群众树立了积极的榜样。这种模拟真实垃圾分类投放的竞赛形式,不仅让家庭成员对精确分类投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既像游戏又贴近现实的垃圾分类实践。

趣味飞盘赛的亮点

“趣味垃分飞盘赛”作为压轴环节,亮点纷呈。家庭成员们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飞盘游戏之中。通过运动与游戏的结合,参与者们在娱乐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了垃圾分类的理念。此环节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段家庭成员的需求。

既契合儿童的天生喜好,亦满足成人对运动与知识巩固的双重需求,因而使得全家人都能热情参与。此举不仅提升了参与者的垃圾分类认知和实践技能,更具有显著的教育价值。

南京市已实施垃圾分类四年,其处理体系在后方较为健全,而前端分类投放环节亟需更多市民的积极参与。请问各位,您认为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有效且持久地践行垃圾分类?欢迎点赞、转发及对本文进行评论。

小手拉大手,全家齐垃分!南京市垃圾分类家庭 PK 赛趣味开赛  第3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