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生命赞歌·为爱奔跑"汶川马拉松赛事圆满落幕。在该赛事的保障工作中,水磨镇展现出卓越的表现,吸引了众多人士踊跃参与,赛事亮点众多。
赛事路线特色鲜明
本次“汶马”赛道规划独具匠心,途经水磨羌城、禅寿老街、万年台、春风阁等多个知名文化遗址。这些遗址承载了水磨镇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参赛者在奔跑过程中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既可品味悠久文化的魅力,又能享受运动的快乐。同时,这些文化标志也加深了来自各地的参赛者对水磨镇的认知。
志愿团队倾力护航
水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了160名志愿者,负责在10个关键地点对赛事进行全方位的保障工作。这些志愿者在一周前便开始了周密的准备工作,开展了动员和培训活动,制定了应急预案,并对各自的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工。在比赛当天,他们于凌晨5时30分全员到岗,完成了赛道障碍的清理、物资的分类及标识的设置等一系列工作。各保障设施均配备了充足的生活必需品,具体包括十箱纯净饮用水、五箱具有特定功能的饮品,以及两套急救医疗用品。
全民参与热情高涨
全镇洋溢着浓厚的参与热情,机关单位员工、各村社两委干部以及各民族群众均积极参与。众多商家也积极响应,包括水磨镇的悠哉山居、诚信超市等,他们向参赛者无偿提供鸡蛋、馒头、水果、饮用水等食品和饮料,以及当地的特色美食。此举彰显了他们对赛事的全力投入,同时为参赛者们提供了周到的援助。
服务过程细致周到
比赛过程中,志愿者承担了多项重要任务。他们在蜿蜒曲折的赛道上扮演着安全向导的角色,保障了参赛者的生命安全。面对12名选手体力出现困难的情况,他们迅速给予了医疗救助。同时,志愿者们还迅速为参赛者提供了水和饮料以及食物,确保运动员们能够持续保持最佳竞技状态。他们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鼓励都充满了鼓舞和援助的意味。
赛后保障环保先行
赛事落幕之后,志愿者队伍迅速展开现场清洁工作。短短30分钟内,他们成功清理了200公斤赛道废弃物,并确保了90%的废弃物得到分类回收。同时,他们向公众发放了100个环保布袋,大力倡导“无痕赛事”的理念。这一行动不仅彰显了志愿者们的深厚责任感,也向公众普及了环保意识,进一步提升了赛事的社会价值。
未来发展持续深化
水磨镇计划借助本次赛事活动,持续深化文明实践活动。首先,计划实施“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制,旨在鼓励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行列;其次,将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的相结合,塑造独具特色的赛事品牌。另外,水磨镇将与高校及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打造文明实践联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并着力提高“文明古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审视水磨镇在本次马拉松赛事中取得的显著成绩,我们不禁思考,这种通过赛事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否适合其他地区借鉴?诚挚邀请大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若您觉得本文内容优质,不妨给予点赞并予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