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首座致力于科技辅助残疾人士发展的创新孵化机构——位于姑苏区西环路阳光大厦的苏州市科技助残孵化器及阳光赋能示范基地正式投入使用,此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平台诞生契机
近期,科技进步的趋势下,助残行业对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在此形势下,姑苏区通过盘活现有资源进行改造,设立了苏州市科技助残孵化器,旨在促进助残事业的科技化进程。该孵化器项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占地约1万平方米,计划吸引优秀企业和人才,为科技助残事业提供支持。
内部功能分区
孵化器内部布局清晰划分。众创共享空间专门为创业者打造交流与协作的场所。产业孵化创新区致力于促进尖端技术突破和辅助器具的研发。大学生创业专区激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助残领域。采用“八位一体”的运营模式,为企业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企业入驻情况
赫米(苏州)听力、永沐健康等共计39家企业与机构已正式签约加入。这些企业涉及助残科技的不同分支,它们计划在孵化器中利用资源上的优势,不仅加快自身成长,还将为促进科技助残产业的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院士工作站设立
秦岭,全球科学界的佼佼者,在孵化器内设立了院士工作站。该工作站专注于推动助残科技产品的研发与合作,并建立了人才培养基地,旨在培养一批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同时,该工作站还参与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旨在提升助残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切实保障残障人士的权益。
创新联合体成立
苏州市科技助残创新联合体正式成立,其首批成员包括致力于服务五类残疾人的助残企业联盟。未来,该联合体计划进一步吸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等多元参与主体。这些主体将共同助力苏州的助残科技事业,并促进产业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区域产业发展
姑苏区通过推动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激发区域经济动能、增强产业水平的关键策略。近期,该区已成功激活多宗资源,今年又有多个项目实现全新启动。在此过程中,姑苏区同时进行存量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增量资源的积极引进,目前多个产业基地正处于建设阶段,它们聚焦于新兴市场领域,旨在为区域的发展开辟新的增长点。
您如何看待这个科技助残孵化器未来的发展前景?期待您在评论区发表见解。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