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将至,昆明野生菌进入繁殖、生长和销售的高峰期。但近期,因误食野生菌引发的中毒事件接连发生。为此,昆明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已发出预警通知,以保障市民的饮食安全。

野生菌旺季的潜在风险

昆明地区在雨季时节,往往成为野生菌生长的旺季,市场也随之迎来各种野生菌的大规模上市。然而,野生菌种类繁多,其中不乏有毒品种,且部分有毒菌与可食用菌在外观上难以区分。依据历史记录,每年雨季期间,都会发生多起因误食有毒野生菌导致的中毒事故,这些事故对公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鉴于此,迫切需要及时广泛普及野生菌中毒的预防和控制知识。

采摘选购提示

市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醒民众,切勿自行采摘不熟悉的野生蘑菇,特别是那些颜色鲜艳、霉变或大小难以辨认的品种。在选购时,务必提高警惕,应优先选择持有合法经营资质的农贸市场或专业交易市场。对于那些在街头随意叫卖、缺乏安全保障的野生蘑菇,应坚决避免购买。历史上,就有消费者因贪图便宜,在街头购买野生蘑菇后不幸发生中毒事件。因此,确保购买来源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加工食用规范

在处理野生菌时,需注意不可直接食用或将不同种类的菌类混合加工。加工阶段务必保证菌类完全煮熟。二次加热时,应避免使用微波炉。食用量应适度,并应避免饮酒。酒精会大幅提升中毒的风险,若食用野生菌后出现中毒迹象,酒精可能加剧症状。例如,某些患者在食用野生菌后饮酒,病情可能会急剧恶化。

集体餐饮禁令

学校及单位所属的集体食堂、旅游景区的餐饮服务单位、养老机构的食堂等,均不得加工或销售野生菌及其干燥产品。由于集体用餐的人数众多,一旦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极有可能导致群体性安全事故。例如,某学校食堂曾因不当处理野生菌,造成多名学生中毒,事件后果严重。鉴于此,为了保障公众安全,上述场所必须严格遵守禁止规定。

雨季野生菌旺季来临!如何防范中毒?这些要点你知道吗  第1张

餐饮单位责任

餐饮企业需切实履行食品安全职责,对野生菌的采购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同时,应构建完善的中毒应急机制和处理流程,严格执行使用沸水漂烫等安全烹饪方法,并妥善保存样本以备查验。若餐馆未能依照规范操作导致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不仅可能危害顾客健康,还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严重损害其品牌形象和经营状况。

雨季野生菌旺季来临!如何防范中毒?这些要点你知道吗  第2张

中毒急救措施

若食用野生菌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疑似中毒症状,需立即采取催吐措施,同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直接赶往最近的医疗机构求救。催吐可以减少毒素的摄入,但无法完全消除中毒的风险,因此及时就医至关重要。治疗越早,患者恢复健康的可能性就越高。

市民在食品生产或经营环节中发现疑虑时,可拨打12315热线进行投诉。在挑选和食用野生菌时,您是否采取过特别的预防措施或遭遇过相关情况?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相关经验。此外,别忘了为本文点赞和分享,以便让更多人士了解野生菌安全食用的相关知识。

雨季野生菌旺季来临!如何防范中毒?这些要点你知道吗  第3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