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将至,野生菌的采集与交易活动即将迎来高峰,然而,与此同时,误食有毒蘑菇的风险也在持续增加。为此,昆明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于5月21日紧急发布了《昆明市2025年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市民的饮食安全。

预警背景

雨季即将来临,野生菌的繁殖和生长步入高峰阶段,市场交易活动也将逐步增多。昆明地区拥有悠久的食用野生菌传统,种类丰富,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尽管如此,每年都会发生多起野生菌中毒事故。为保障公众健康,昆明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迅速发布了预警通知,旨在提升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并普及相关的预防措施。

采摘购买建议

昆明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醒民众,切勿自行采摘不熟悉的野生菌类。颜色鲜艳、霉变或难以辨认的野生菌,其潜在毒性风险非常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选购时,建议优先考虑那些拥有合法经营许可的农贸市场或专业交易市场,以避免因追求小利而在街头购买,从而可能误购含有毒性的野生菌。

加工食用规则

在处理野生菌的烹饪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既定规范。单独凉拌或多种菌类混合烹饪可能引发中毒风险,故需保证菌类完全煮熟。二次加热野生菌时,应避免使用微波炉。同时,在食用野生菌时,还需注意食量控制。饮酒会提高中毒的风险,故建议在食用野生菌时尽量避免饮酒。

雨季来临!野生菌旺季将至,昆明发布2025年中毒防控预警?  第1张

集体用餐禁售

学校、单位、建筑工地、旅游景区、养老机构和医院等公共场所的集体食堂,以及农村地区的集体聚餐、婚丧嫁娶活动以及会议期间的集体用餐,均明确规定禁止加工与销售野生菌类产品,这涵盖了野生菌的干燥制品,目的是为了有效预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雨季来临!野生菌旺季将至,昆明发布2025年中毒防控预警?  第2张

餐饮单位责任

雨季来临!野生菌旺季将至,昆明发布2025年中毒防控预警?  第3张

餐饮企业需严格履行其管理职责,对采购环节实施严格监管,并建立完善的中毒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及操作规范。在食品加工阶段,务必采取包括沸水煮漂在内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妥善保存样本以备检验,以确保消费者用餐时的食品安全。

中毒应急措施

食用野生菌后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疑似中毒迹象,应即刻采取催吐措施;同时,应迅速联系120急救服务,或赶往最近的医疗机构寻求救治。市民如发现食品生产或经营单位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可通过拨打12315电话进行投诉与举报。

野生菌虽然味道美妙,然而其潜在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在您日常的饮食选择中,是否曾考虑过购买野生菌来食用?若您对野生菌的安全性有所了解或有过相关亲身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此外,也请您给予文章点赞和转发,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如何预防与控制野生菌中毒。

雨季来临!野生菌旺季将至,昆明发布2025年中毒防控预警?  第4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