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及标签真实性的关注持续升温,句容茶馨园食品有限公司因标签信息失实遭受了相应的处罚,这一事件无疑向整个食品行业传递了强烈的警示信号。
事件曝光
5月20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苏)公布消息,提到句容市句容茶馨园食品有限公司存在标签、标识、说明书管理违规行为,同时牵涉到其他相关问题。句容市市场监管局已对其进行处罚。这一事件迅速在食品行业及消费者群体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举报核查
2024年7月2日,句容市市场监管局接到一封关于句容某食品有限公司的举报。当天,执法人员迅速出动,对该公司经营场所进行了合规检查。在该公司三楼的车间中,他们查获了10箱已完成的“苏馨宝”品牌黄金锅巴(原味)。这些锅巴的标签信息与实际产品存在差异,这一情况随即促使了进一步的详细调查。
标签疑云
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注意到,“苏馨宝”牌黄金锅巴(原味)的标签上显示的配料包括小米、食用植物油、玉米淀粉以及食用盐。然而,在生产环节中,实际使用的原料却是被标注为“抛光碎米”的产品。该标签与原料实际情况不符,导致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及制造商的诚信产生了质疑,并且凸显了食品标签规范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重要性。
销售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苏馨宝”品牌黄金锅巴(原味)的标签上存在不实信息,其市场售价为45元每箱。但遗憾的是,由于相关方未能保存销售记录,现场仅查获10箱,因此无法准确掌握带有虚假标签的预包装食品的实际销售数量。这一情况同时也揭示了企业在销售管理方面存在的规范性不足问题。
违法判定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食品标签不仅作为信息传递的渠道,还扮演着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核心角色。该公司在标签上进行的欺诈行为,对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产生了负面影响。
处罚决定
考虑到涉案当事人在事件发生后对调查工作给予了全面支持,积极递交了相关证据材料,并且截至目前未收到关于该食品的其他投诉举报,其违法行为程度相对较轻,社会影响有限,句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决定对其实施5000元的罚款。此处罚既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同时也为企业改正错误提供了机会。
各位读者,针对食品企业标签中出现的虚假信息现象,您如何看待加强监管手段以保障消费者权益?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此外,恳请您为本文点赞,并助力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