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前夕

3月13日,正值“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阳新县司法局陶港司法所迅速启动,计划于陶港镇的青龙小学、官塘小学及碧庄小学展开专门的法治教育活动。此次活动的核心目标是抓住这一特殊时机,向学生传授消费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并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司法所工作人员预先整理了《食品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文件。

3·15普法进校园,孩子们学会如何避免购买三无产品了吗?  第1张

现场宣讲

活动现场,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对相关法律条文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向学生们详细阐述了“3·15”消费者权益日的起源。通过展示一系列真实的假冒伪劣产品案例,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随后,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他们还结合校园周边常见的文具、零食、饮料等消费品,指导学生如何查看产品包装,识别产品质量的好坏,以规避购买无标识的“三无”产品。

互动交流

该活动特别加入了互动环节,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们争相举手,就个人消费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展开提问和讨论。部分学生咨询如何处理过期食品,另一些则询问如何应对购买到劣质文具的情况。现场气氛活跃,工作人员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共同营造了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3·15普法进校园,孩子们学会如何避免购买三无产品了吗?  第2张

校方评价

陈敬国校长对此次碧庄小学活动给予了高度赞扬。他强调,通过“3·15”契机进行普法教育,有助于学生轻松记住这一关键日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们掌握了法律知识,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学校历来注重学生的全面成长,本次活动为学生树立法治意识提供了绝佳机遇。

活动意义

本次宣讲活动以“3·15”为起点,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学生们掌握了辨别假冒商品的方法,了解了维权的方式。活动促使学生认识到在面临消费纠纷时应勇敢捍卫自身权益,并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这对于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应对各种消费环境具有深远影响。

3·15普法进校园,孩子们学会如何避免购买三无产品了吗?  第3张

未来计划

阳新县司法局强调,本次宣传活动并非终点。未来,该局将不断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的多样化实施。在活动形式上,将致力于创新,包括但不限于现场讲解,并考虑引入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同时,活动内容将更为广泛深入,涉及更多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助力其健康成长。

如何看待阳新县司法局连续举办“法治教育进校园”活动?期待您的观点留言,同时请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