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支教

河北边检总站的志愿者齐老师,近日再度前往广西三江进行支教,已持续三个多月。在启程的前夜,她的母亲亲自为她整理行囊,将一床亲自缝制的小花被折叠妥当,放置在行李箱的最底层。为了制作这床被子,母亲特地查阅了三江的气候资料,反复念叨:“那边气候潮湿,被子太厚不便于使用,太薄又怕你受凉,这床花被正合适。”

花被相伴

三江岁月里,小花与齐老师相互陪伴。齐老师时而为她盖上被子,时而用被子作为褥子。小花尤其钟爱晒干的被子,她喜欢深吸其中那股“太阳的气息”。每当季节更迭,母亲总关切地询问被子是否适宜,齐老师总是回答“挺好的”,以此让母亲放心。在母亲的絮语中,蕴含着对她深深的牵挂。

校园担当

林溪镇中学的支教活动中,齐老师同时担任英语教师和班主任,她如同一位慈祥的母亲,每日不辞辛劳地督促学生们起床、进行晨跑、用餐以及就寝。在首次巡查学生宿舍时,她不禁对那弥漫的汗臭和杂乱无章的环境感到既愤怒又心酸。

关爱学生

得知寄宿生的父母多数在异地工作,难以提供足够的关照和生活指导,齐老师感到了强烈的责任担当。在晴朗的中午时分,她手捧着小棉被,亲自指导学生们如何晾晒。同时,她还传授了清洗衣物、维护卫生以及修理家具等实用技能。不久,宿舍环境变得整洁,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家长们也纷纷打电话表示感激。

梅雨困扰

夏日来临,母亲再次寄送了一床带有格子图案的凉被。然而,三江地区的梅雨季节让齐老师感到极不适应,因为被子既重又粘,而且连续几天不见阳光还容易滋生霉菌。尽管如此,齐老师依然坚守在教学的岗位上,竭尽全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初心坚守

当日气候宜人,齐老师将小花被取出晾晒,学生们好奇地发问:“齐老师,您的被子是用何材料制成,感觉比我们的更加保暖。”齐老师回应道:“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我们的被子材质相同。”入夜,她回味着学生的提问,心中感受到小花被中蕴含着母亲的关爱、支教经历中的点滴故事以及那份纯真的初心。同时,她也渴望向母亲传达,自己在三江的生活颇为愉快。

在支教生涯中,你认为最为艰巨的挑战有哪些?欢迎在评论区展开交流,同时请不要忘记为这篇文章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