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第五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安徽地区大学组城市展演在合肥落幕。众多学子来自不同高校,齐聚一堂,他们运用英语这一工具,形象地展现了各自家乡的地理风貌和文化特色,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吸引力。本次文化盛会的精彩之处有哪些?它又将产生怎样的深远效应?
活动概况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活动是全国高中生及各年龄段参与者共同参与的文化盛事,具有显著的公益属性。在安徽,尤其是合肥,该活动大学组的城市展演实现了圆满的成果。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的学生代表们积极参与,纷纷登台展示。此次活动的核心线索为“一地一特色”与“一校一主题”,旨在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传承。
地域主题
安徽省的会议集中探讨了皖南、皖北、皖西这三大文化区域,并确立了“科创合肥”、“水墨皖南”、“厚重皖北”和“红色皖西”作为四大叙事核心。参赛者们基于个人视角,采用“小切口”策略,生动呈现了文化“大主题”,成功实现了科技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他们不仅呈现了科技进步的成就,同时也彰显了对人文关怀的重视,并且生动描绘了青年人对于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选手表现
参赛者利用英语这一工具,对故乡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与新颖的呈现。在英语对话过程中,他们展现出了流利的口语能力,这充分证明了他们深厚的语言基础。胡健先生,担任安徽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及安徽省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学会会长的职务,他在评价中提到,这些学生不仅英语口语能力十分突出,而且在跨文化传播方面展现了非凡的洞察力,这种能力使得国内外听众对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传播方式
组委会与合肥市委、高校外语学院等相关部门共同协作,采取“线下活动配合线上宣传”的综合性策略,旨在提升文化传播的影响力。现场活动为参赛者搭建了展示平台,而线上宣传则进一步提升了活动的公众认知,使得更多人得以了解此次活动以及安徽的文化亮点。此外,还特别设立了“教育实践基地”,旨在推动文化传播与教学活动的深度结合。
多方期望
合肥市委副书记洪欣指出,青年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他期望青年一代能够借助国际通用的语言以及年轻人喜爱的表达方式,讲述融合合肥特色和安徽情感的当代中国故事。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的举办,一方面激发青年的文化自豪感,另一方面也旨在提高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知与传播技能。
活动影响
本次事件推动了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及融合进程。众多高校学子展示了各自地区的文化特色,从而加深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同时,这也为国际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使得更多人能够用英语讲述中国的故事。另外,这一事件还对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和文化传播课程的发展。
您对非母语背景下讲述中国故事的活动有何看法?此类活动在增强大学生文化修养方面发挥了何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