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投诉曝光问题
近期,烛火新闻报道了消费者对东安市场附近一家名为贝鲜的海鲜批发店的投诉,该店被指控在称重时未去除蟹壳。5月3日早上,记者以一般消费者的身份到访该店,以81元的价格购买了标示每斤33元的两斤多小飞蟹。在消费过程中,记者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操作,消费者的不满情绪已经积累了一段时间,终于在此事上公开发声。
记者携带与店内相同的红色塑料袋至东安市场内的公平秤进行称量,结果令人惊讶,重量高达30克。按照小飞蟹的单价计算,仅此塑料袋的成本便相当于两元。若以该店澳龙每斤360元的价格来换算,这个塑料袋的价值则飙升到21元。这小小的塑料袋背后,却隐藏着商家深不可测的“心机”。
记者暗访现场情况
记者在店内进行观察时注意到,绝大多数海鲜均被装入厚实的塑料袋中进行称重,同时,电子秤上的“去皮”功能显示为零,并未启用该功能。在明亮的称重台上,原本用于准确计量的电子秤却变成了商家实施“缺斤少两”行为的手段。
在这种状况下,消费者在支付了费用后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遭受了损失。商家的此类行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对市场秩序造成了严重扰乱。
新闻报道引监管关注
5月4日,烛火新闻报道了贝鲜海鲜在称重过程中未去皮的问题。报道发布后,相关部门立即予以关注,萨尔图区市场监管局随即开展了调查工作。媒体的监督作用,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
市场秩序的维护至关重要,监管部门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本次调查旨在揭露不良商家的行为,同时向所有商家发出警示。
监管局查明多项违规
调查结果显示,商家在称重过程中未严格遵守去皮规定,同时,其计量设备也未按照法律规定接受年度检查。这两个违规行为充分表明,商家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对相关法规置若罔闻。
未进行年度检测的计量设备,在称重时未扣除皮重,此类商家难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依照法律规定,监管部门对其采取相应措施,这是确保市场公平正义不可或缺的行动。
责令整改并拟立案处罚
萨尔图区市场监管局执法部门依照法律要求,已对贝鲜海鲜下达整改命令,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提议对其展开立案和处罚。该行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市场的计量秩序,并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违规行为必受惩处,这不仅是对违规商家实施制裁,同时也向消费者作出了承诺。我们期望其他商家能从中吸取教训,确保合法合规经营。
市监管局开展专项整治
市市场监管局对贝鲜海鲜事件表现出极大关注。为了杜绝此类问题在其他商家再度发生,该局决定自即日起启动一项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治理行动。此次行动将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本次专项治理行动将聚焦于海鲜、肉类、水果等常需称重的商品销售区域,旨在确保商家严格遵守计量法规,并对称重去皮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执法机构将进行严格检查,坚决杜绝不良商家利用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