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矛盾不断加剧,解决矛盾、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4月15日,缙云县在社会治理中心举行了社会矛盾化解实践基地的揭牌仪式。这一创举为从源头解决矛盾纠纷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基地揭牌开启新篇章
4月15日,缙云县社会治理中心举行了实践基地的揭牌仪式。此举标志着缙云县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该实践基地以“需求导向+实战导向”为原则,致力于为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力。实践基地的揭牌,反映了缙云县在基层治理领域的新尝试和探索。
年轻队伍难题待解
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队伍正逐渐年轻化,这一趋势显著增强了基层治理的生机。但随之而来的是缺乏经验、调解技巧不足等问题。这些年轻的成员在应对复杂社会矛盾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缙云县基层治理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让这些年轻力量迅速成长为熟练处理矛盾纠纷的专家。
实训平台应运而生
缙云县社会治理中心携手县司法局与县人民法院,共同应对年轻队伍面临的成长难题。通过整合司法、行政、人民调解三大体系及多部门资源,构建了一个纠纷解决“一站式”实训平台。该平台汇集了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社会专业人士,组成“智囊团”进行现场教学。同时,法院和司法局的业务精英担任导师角色。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以及师徒辅导相结合”的多维度培训方法,有效促进学员迅速精通法律应用及冲突解决技能。
精准课程赋能成长
基地现已提供包括法律实务、调解技巧在内的九种“点单式”课程,这一转变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培训模式。学员可依据个人需求挑选合适的课程,有目的地增强个人技能。此模式下的培训,显著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效率与成长速度。
实战模式效果显著
参与模拟调解的网格员表示,调解工作并非单纯依赖法律条文,而是需要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法律精神。该基地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了“案例教学、模拟演练、实战跟班”的完整实训体系。学员们首先通过模拟高频矛盾案例进行练习,随后在资深调解员的指导下,亲临一线参与实际调解工作。该基地设立了动态调整机制,不断通过“成效评估与案例回顾”来更新课程资料。这种将实际工作场景作为教学场所的模式,有效促进了年轻社会工作者专业技能的快速提升。
未来规划目标明确
缙云县社会治理中心的负责人指出,未来将加强“预防、化解、跟踪”的全过程治理体系,着重培养具备法律、心理和社工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调解人员。明确目标为:确保小事在村解决、大事在镇解决、矛盾不上升至更高层级。随着实践基地的不断完善,缙云县正迅速构建一个更具弹性的基层治理体系,为新时代的“枫桥经验”提供了生动的案例。你认为这种社会矛盾化解实践基地模式能否在其他地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