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铁路春运客流突破5891万人次,上海站如何应对返程高峰?  第1张

春运返程客流可观

自2025年1月14日起,长三角铁路春运服务正式开启。至2月5日,共运送旅客超5891万人次。平均每日发送旅客量超过256万。预计2月6日发送旅客量约为254万。在此期间,长三角地区人口流动频繁,春节后返程高峰明显。众多旅客结束假期,踏上归途,为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海地处长三角交通要地,其核心铁路站点上海站及其分支正承受着庞大的客流。众多旅客纷纷前往这些站点,目的是为了开始新一年的工作或学习旅程。

上海站各站客流明晰

2月6日,上海铁路系统主要站点包括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等,预计运送旅客28.1万至目的地,同时接待62.2万旅客。上海站预计发送7.3万旅客,接待16.2万旅客;上海南站发送3.5万旅客,接待6.4万旅客;上海虹桥站发送15.8万旅客,接待35.5万旅客;上海松江站发送1.5万旅客,接待4.1万旅客。数据显示,上海虹桥站在客流量方面,无论是出发还是到达,均居各站点之首,凸显了其在交通网络中的关键作用。

不同站点间的旅客流量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源于站点布局和线路覆盖的广度。以上海虹桥站为例,由于其汇集了众多交通线路并提供了便捷的换乘设施,吸引了大量旅客将其作为出发或抵达的首选地点。

合肥站迎返程高峰

合肥站接待了返程的旅客。车站内人潮涌动,旅客们携带行李,井然有序地进入车站。在春运返程的高峰期,作为安徽省的关键交通节点,合肥站面临了巨大的运输挑战。随着春节的结束,众多游客返回工作岗位,导致合肥站的旅客数量显著上升。

合肥站员工在客流高峰期间坚守岗位,全力确保旅客出行安全与便利。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持续奋斗,主要职责是引导旅客有序进站,并协助完成安全检查。

上铁集团积极应对

上铁集团为应对节后客流返程高峰,在阜阳、合肥、蚌埠、徐州等关键区域及高峰时段,增加了运输能力。6日,计划新增旅客列车509趟,其中直通列车378趟,管内列车131趟。同时,对392趟动车组列车实施重联运行,并额外增挂106辆车。这些举措旨在增加川渝、云贵、中原、江西等地至长三角方向的列车数量,特别是加强热门线路的运输能力。

上铁集团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有效减轻了旅客高峰期带来的压力,确保了旅客的顺畅出行。通过提升列车发车频率和增加车厢数量,显著增加了座位数量,极大地增强了运输能力。

客流返程井然有序

尽管旅客众多,铁路工作人员的指引使得旅客返程过程保持井然有序。在进站及乘车等关键环节,旅客们均能依照规定有序行动。铁路部门在各站点增派了人员,强化了现场管理和指导,有力确保了旅客的安全及出行效率。

工作人员利用广播和指示牌等手段,向乘客发布安全警示,同时强调保持秩序的重要性。在此同时,众多志愿者踊跃参与服务工作,协助乘客克服各种挑战。

铁路部门温馨提醒

铁路部门提示,长三角地区多站点节后可能迎来旅客高峰。旅客需提前备好有效车票,并遵循工作人员的指引,确保车站通行顺畅。特别指出,长三角部分城市设有两个或以上火车站,旅客出行前需核实乘车信息,避免误乘影响行程。进站时,请按照车票上的车次、日期、行程区间及座位(卧铺)编号依次排队,并保持良好秩序,共同维护乘车环境。

春运期间,您在乘坐返乡列车时,是否有过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或趣味横生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