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期间,上海浦东与虹桥国际机场刷新了记录,10月1日至7日共接待航班1.6万架次,日均2309架次,同比增长8.1%。旅客吞吐量达到262.3万人次,日均37.5万人次,同比上升17.4%。其中,10月1日单日旅客吞吐量最高,为38.2万人次。该数据揭示了上海机场的繁忙态势,并显示出公众对旅行的旺盛需求和热情。

在上海特殊的休假时段,该机场不仅在数字化转型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大幅增加了对服务优化的资金投入。从航班的准时起飞到旅客的顺畅通行,各个环节均突显了员工坚韧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所提供的卓越服务为旅客带来了宛如归家的温馨体验。

国庆假期上海机场客流量创新高,你贡献了多少?  第1张

浦东机场国庆文艺演出增添节日气氛

为弘扬节日气氛,浦东机场精心组织国庆文艺演出。此举既丰富了乘客的候机体验,也为机场注入了节日喜庆。艺术家们以高超技艺展示了爱国情怀和对旅客的美好祝愿。这类活动不仅增强了机场文化内涵,还使乘客在繁忙行程中得以享受片刻的安宁与愉悦。

浦东机场致力于为外籍游客提供定制化服务。节前,上海市外办协同相关部门及机场集团,于浦东及虹桥T1机场设立一站式外籍人士服务中心。该中心与现有的浦东T2服务中心联动,确保旅客可在两机场的三个国际到达区域即时获得入境引导、Wi-Fi接入、SIM卡租赁、交通卡销售及货币兑换等一站式便利服务,实现全天候无缝体验。此全方位服务充分体现了上海的开放与国际化包容性。

虹桥机场推出多项便民服务

国庆假期上海机场客流量创新高,你贡献了多少?  第2张

国庆长假期间,虹桥机场积极推进全面服务,联合海关、边检及航空公司等伙伴,推出了多项覆盖旅行全程的产品。诸如“虹桥快线”、“虹桥智行”及“虹桥易改签”等服务,旨在提升旅客出行便捷度和效率。实施创新措施,包括快速安检通道与智能导航系统,有效减少旅客等待时间,全面提高出行效率。

虹桥机场对老年及特需旅客的服务给予高度关注。2023年10月4日,巡视员张建华在T2D岛区域巡查时,遇见了一群老年游客正在四处询问。他主动伸出援手,了解到他们是一支旅游团队,当晚航班将于23时起飞,因此需要寻找能够长时间休息的地点。张建华带领他们前往C岛旅客休息区,鉴于座位紧张,他迅速向经理汇报并协调,成功增设了7张临时座椅,增设了临时的休息区域。老人们对机场员工的热心协助表示由衷感激,这让他们旅途更加安心。

上海机场工作人员的暖心故事

国庆期间,上海机场工作人员展现精湛服务态度。10月7日,虹桥机场T1国际出发区员工蒋新茹与彭煜叶合作,为一位老旅客妥善处理突发状况。旅客不慎将手机遗忘于网约车内。蒋新茹利用网约车信息协助老人联系司机,敦促手机归还。鉴于老人患有脑梗,沟通困难,彭煜叶主动赴航站楼外取回手机。老人表达衷心感谢,并致信致谢。

本系列故事突出展示上海机场员工杰出的职业素养和热忱服务,为旅客旅程注入温馨感受,并优化其关怀体验。每一项细致服务与援助举措,无不彰显对旅客全方位关怀与保护的至高理念。

上海机场的交通优化措施

上海两大国际机场针对假期客流高峰,持续优化陆地交通服务。通过改进停车场标识、增设引车人员,与铁路、地铁、公交、出租车企业协同,根据航班与客流动态调整应急巴士部署,灵活调整出租车调度,扩大旅客出行选择,以减轻交通压力,提高出行便利性。

国庆节期间,上海机场客流量创新高,服务质量与交通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经过环节精确打磨与多项优化举措,致力于确保旅客出行体验的舒适与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