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民间交往升温,“异国新娘”现象凸显

对外开放的推进使得都安县的国际民间交流活动逐渐增多。近期,该地区出现了一些人愿意用高价迎娶外籍女性的情况。这一趋势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众多家庭出于为子女解决婚姻问题的考虑,纷纷加入这一行列。然而,这种行为背后潜藏着不少风险。

黄某家求亲遇波折,人财两空初现端倪

2024年10月,黄某家人为促成其婚姻,筹集了15万元作为介绍费及彩礼。借助越南籍的陶某(多年前嫁至本地)的介绍,黄某与越南籍的陈某相识,并带其回家共同生活。然而,仅数日之后,陈某突然失踪,黄家多方寻找未果,面临财产损失和婚姻破裂的双重困境。

讨说法引发纠纷,调解工作艰难开启

陈某失踪后,黄氏家族向媒人陶某寻求解释。到了年底,陶某退还了黄某7万元。但黄家坚持要求全额退款,这导致了双方之间的争执。在春节前夕,高岭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排查潜在矛盾风险时发现了这一事件,本着解决矛盾、确保社会稳定的宗旨,启动了“三联”工作模式,并开始了艰难的调解过程。

15万彩礼打水漂?越南新娘跑路,黄家人如何讨回公道  第1张

“三联”机制显成效,纠纷化解达成协议

司法所、派出所及镇综治中心共同推进工作,运用法律解析和情感疏导相结合的策略,对涉事双方进行劝导。经过周密努力,双方基于相互理解和自愿原则,达成了调解协议。中间人陶某退还彩礼共计8.5万元,有效解决了纠纷。该结果不仅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同时也体现了调解机制的实际效用。

此行为违反规定,法律红线不可触碰

陶某收取彩礼和中介费用,其行为违反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涉外婚姻介绍管理的通知》的相关条款。根据该通知,禁止任何个人出于欺骗或盈利目的参与涉外婚姻介绍。此外,此行为还与婚恋自由原则及禁止以婚姻为名索要财物的社会风尚相悖。此类行为法律不应予以支持,并对公众起到警示作用,提醒大家须遵守法律底线。

树立正确婚恋观,警惕违法保障权益

黄某与陈某在此次纠纷中未有过共同生活经历,且缺乏合法的婚姻证明。高岭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赞同黄某一方关于退还彩礼和中介费用的请求。这一事件提示我们应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念,拒绝高额彩礼的不良风气,保持理智,对以婚姻为名索要财物等非法行为保持警惕,以保护自身权益,维护爱情与家庭的安全。

您是否遇到过类似的跨国婚姻案例或相关风险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历,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