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众多患者关注的CAR-T疗法尚未纳入医保谈判,与此同时,阿斯利康的药品已被列入目录,这一现象引人关注,其中包含多个值得探讨的焦点。
CAR-T疗法无缘医保
CAR-T疗法被视为某些肿瘤患者的希望。但多家媒体报道,2024年,复星凯特、药明巨诺等企业的CAR-T产品,如同前三年,未能纳入医保谈判。这些疗法如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等,尽管通过了形式审查,却未能获得医保资格。目前,CAR-T疗法治疗费用高昂,以阿基仑赛为例,每支定价120万元,这一高昂费用可能是其未能进入医保的关键因素。
CAR-T疗法,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其上市形式为自体CAR-T疗法,该疗法操作流程繁杂且费用昂贵。提取患者体内的T细胞进行改造后重新输入,这一过程的高成本可能是其未被纳入医保体系的一个潜在因素。
医保新增药品概况
黄心宇,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指出本次调整引入了91种新药品。这其中包括26种肿瘤治疗药物(其中4种为罕见病药物)、15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药物(含2种罕见病药物)以及13种罕见病药物,涵盖了多个类别。这些新增药品展现了当前医疗需求的多元化趋势。在91种新增药品中,有38种属于全球创新药物。经过此次调整,目录内的药品总数将增至3159种,这一增长表明医保药物体系正持续发展和完善。
阿斯利康药物入医保名单
阿斯利康的跨国公司乳腺癌ADC药物DS-8201,即德曲妥珠单抗注射剂,已列入目录名单。该药物是阿斯利康与日本药企共同研发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在中国,该药已获准用于特定类型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作为一种ADC药物,DS-8201融合了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的特点,被誉为“魔法子弹”。由于其显著的疗效,这可能是其被纳入医保目录的关键因素。
自2024年6月起,该药品价格有所变动。具体来说,DS-8201产品,每瓶含量100mg,其价格将从原先的8860元下调至6912元。业界普遍分析,企业此番降价举措,可能是为了后续能够进入医保目录而做的铺垫。这种市场策略,有望对其顺利进入医保体系产生积极影响。
CAR-T的支付探索
尽管尚未纳入医疗保险体系,CAR-T治疗在费用支付领域展开了新的尝试。2024年1月,复星凯特率先开启了创新的支付模式。阿基仑赛公司宣布实施了基于疗效价值的支付方案。患者符合条件后,购买药物并在回输3个月后接受疗效评估,若疗效未达到完全缓解,最高可退还60万元。这种支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然而,与医保覆盖相比,受惠的患者群体可能相对较少。这一现象也表明,在医保尚未开放之际,CAR-T治疗企业正积极寻找其他途径,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治疗。
对患者的不同影响
CAR-T疗法未纳入医保,对众多依赖此疗法的患者构成了重大打击。众多患者因无法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而陷入困境,即便疗法效果显著,也难以得到应用。相比之下,对于能够使用阿斯利康乳腺癌药物的患者而言,药品一旦进入医保,他们的经济负担将显著减轻。这一现象凸显了医保目录中药品调整不仅是企业竞争的关键,更是患者获益程度的关键节点。不同的药物纳入医保情况,在患者群体中产生了显著差异。
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医保调整成效显现,预示着CAR-T企业未来将寻求更多途径以降低成本和优化支付机制。例如,他们可能将进一步拓展合作模式以降低产品价格。同时,ADC药物企业有望通过纳入医保来增强市场推广。从行业视角来看,医保目录的调整充当着引导作用,对药企的研发方向、定价策略及市场战略等产生深远影响。展望未来,医保目录的变动将如何影响其他高价抗癌药物,值得期待。欢迎读者在评论区分享观点,并对本文给予点赞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