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对2024年度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进行了说明。此次调整与公众的医疗福利息息相关,因此备受瞩目。

新增药品情况

11月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本次共有91种药品被纳入目录。其中,89种药品是通过谈判或竞价途径入选,另外2种则是直接进入国家集中采购的药品。这一变化将给患者带来更多用药选项。此举也反映了国家医疗保障体系覆盖面的持续扩大,许多患者期待这些药品的加入能够减轻他们的医疗经济压力。在新增的91种药品中,有90种是近五年内新上市的,这成为本次调整的一大亮点。

国家医保目录的更新与时代同步,紧密追踪医药研究的最新进展,确保新药能迅速应用于临床。此举有利于提升特定患者的用药水平,对于那些患有罕见病症的患者,或许能带来显著的改善。

本次调整涉及43种药品的退出。其中,部分药品因临床已被替代或长期停产而不再供应。国家医保局持续进行药品目录的调整,自机构成立至今,已累计将438种类似药品调出。鉴于医保资源的有限性,此举旨在优化资源配置,将有效资源分配给更急需的药品,并为满足现代医疗需求的新药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该调整举措有助于医保体系的长期稳定发展,并提升了医保体系的运作效率与合理性。比如,在存在更优替代药物的情况下,将原有药品剔除,能防止无效资金的使用,增强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益。

谈判竞价环节情况

共有117种非目录药品参与了谈判或竞价,其中89种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成功率达到76%,平均降价幅度为63%,这一数据与2023年相近。在这些药品中,创新药表现突出。新增的91种药品中,有38种属于“全球新”创新药,创新药谈判的成功率超过90%,比整体成功率高出16个百分点。这一现象反映出国家对创新药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药品价格下降对病患而言是一大利好。使用这些药品能显著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从医疗保险基金的角度出发,低价药品使得更多患者能够受益,实现了互利共赢。

减负金额预期

通过谈判实现药品降价,并结合医保报销,预计到2025年,患者负担将减轻超过500亿元。这一数额相当可观,表明大量患者家庭将享受到实惠。患者有望在购买药品和治疗疾病过程中,节省大量资金。

医保目录调整政策预计将减轻负担,彰显其对民生改善的正面影响。此举将激发更多低收入群体就医购药的信心,有效避免因经济压力而耽误病情治疗。

医保目录总体情况

调整后,医保药品目录涵盖3159种药品,其中西药1765种,中成药1394种,中药饮片892种。这一广泛的药品种类满足了众多患者的治疗需求。药品种类的持续增长显示出医保体系的逐步优化。

药物种类繁多,足以应对各类疾病,包括常见和罕见病症,为患者提供了用药上的多重保障。

对“全球新”药品的支持

国家医保局将“全球新”药品,涵盖一类化药、一类治疗生物制品以及一类和三类中成药,列为优先支持范畴。这些创新药物在数量和比例上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一举措对于促进医药领域的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此举将有效提升制药企业的创新动力,推动更多企业投入到研发更高价值新药品的行列。企业深知,一旦研究成果显著,便有可能被纳入医保目录,从而在市场销售和推广方面获得显著优势。您认为这对医药创新将产生何种程度的深远影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并点赞及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