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发生“白粥刺客”事件引发关注。该事件中,一锅可供4至6人食用的白粥搭配咸菜,售价高达200元;2至3人份则标价100元。这一价格设定激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相关话题于11月26日登上热搜榜单。此事件使得一家位于上海繁华商业区的潮汕饭馆成为众矢之的。

饭馆定价策略

这家餐厅因供应正宗的潮汕风味而知名。然而,其菜单上的菜肴价格普遍较高,却未曾激起如此广泛的争议。特别是砂锅白粥的高昂售价,让众多顾客感到震惊,与人们对普通白粥价格的一般认知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餐厅可能有其独特的定价策略,但这样的定价显然与大众的消费预期相去甚远,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公众舆论的质疑。

200元一锅白粥?上海繁华区惊现‘白粥刺客’,网友热议:谁家的粥不是现熬的?  第1张

从饭馆的视角分析,其定价可能受到食材挑选及制作工艺的影响。以白粥为例,若其中加入了虾、蟹、贝类等海鲜,以及多种潮汕地方特色的配料与调料,同时采用特殊水质熬制且工艺流程较为复杂,这些因素都可能对价格产生影响。

网友反应不一

网友对此事件热议纷纷。其中,有人激烈地表达不满,“哪家不是现煮的粥?”“我们这儿的白粥只需3元”,他们认为这种价格设定极不公道,普遍认为普通白粥不应定价如此之高。

有网友表示对店家表示理解,“明码标价并无不妥”“若觉得价格偏高,可以选择不购买”。考虑到市场的多样性,消费者对价格接受度各异。从市场经济视角来看,店家拥有自主定价的权力,而消费者同样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店员和店长解释

店员表示,该店的白粥选用东北产有机大米,搭配阿尔卑斯山矿泉水精心熬制,其价格之所以较高,是因为采用人工现熬的方式。至11月25日,店长透露,该款白粥系以法国品牌依云水为原料熬制,而其他粥品则使用普通过滤水,且这款白粥并非店内主打菜品。值得注意的是,白粥的价格自十几年前便保持不变,起初是为老板的朋友特制,因朋友品尝后觉得美味,故而列入菜单。

这种说明看似试图为高昂的价格寻找合理的依据,然而,它并不能彻底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在消费者眼中,购物体验同样至关重要。例如,有网民花费200元购买的白粥底部却烧焦了,这样的情况可能会影响消费者对商品价格与价值的评估。

监管部门态度

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潍坊分局的工作人员已对网络传播的信息进行了记录,并承诺将向相关负责人反映并核实相关情况。对于企业自主定价的商品,是否定价过高不能随意界定,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只有在商家未明码标价或哄抬价格的情况下,才会实施监管措施。

监管部门在处理企业定价与消费者权益的关系时,力求达到平衡,旨在既保护市场活力和企业自主定价的权利,又严格防范任何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当市场行为。

类似高价餐饮现象

餐饮市场此类现象并非孤立。一些高级餐厅中,一道家常菜因特殊食材搭配、精致摆盘和独特制作,价格往往远超一般饭馆。这一现象反映了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不同。高端消费者可能更看重品质、用餐环境和独特体验,而大众消费者则更偏好性价比高的餐饮服务。

然而,这种定价方式与大众消费观念相左,对于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其难以理解,往往容易激起争议。

消费权益探讨

消费者在此次事件中,其自主选择和公平交易的权利受到了重视。消费者有权选择不购买高价菜品。同时,商家有责任进行合理定价并确保菜品质量。一旦消费者掌握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的直接证据,他们可以于12315平台进行投诉举报。监管部门将随即启动调查程序。

关于白粥的定价,公众看法不一。这一议题不仅关乎价格与价值的匹配,还关联到餐饮消费市场的管理规范。我们期待各位读者的意见,欢迎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展开讨论。